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9日訊 3月9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辦“2023年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行動”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十一場,重點介紹2023年青島市拆違治亂攻堅行動情況。
違法建設一直以來都是市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項頑瘴痼疾,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為全面徹底解決好這一問題,去年以來,全市發起了拆違治亂攻堅行動,全年共拆除違建909萬平方米,創歷年新高;辦結歷史積案7800余件,政務服務熱線違建投訴量同比下降45%;新生違建發生率、違建投訴舉報量均大幅降低,違建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提速加壓推進“三線清零”
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和迎辦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等重點工作,青島市聚焦城市重點道路(紅線)、前海一帶(藍線)和太平山、浮山周邊(綠線)等核心區域,全面排查,系統治理,確保可視范圍內違建應拆盡拆、全面清零。
一是對城區主次干道組織系統梳理,明確將297條主要道路作為今年治理重點區域。對道路沿線違建問題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專項臺賬,明確整治方案,加快推進拆除,6月底前實現基本清零。
二是結合即將召開的全省旅游發展大會,開展集中會戰,將前海一帶團島至石老人段作為違建治理重中之重,向影響城市景觀、破壞歷史風貌、有礙市容觀瞻的違法建設重拳出擊,全面清理整治,提升環境品質。
三是結合太平山、浮山環境整治和公園建設工作安排,加快推進周邊區域違建排查治理,確保3月底前公園出入口等園區重要節點可視范圍違建完成拆除清理,6月底前全面完成太平山、浮山公園周邊區域違建治理。
在完成好上述三項重點工作任務的基礎上,還將逐步擴大治理范圍,以城郊結合部、商業街區等區域為重點,持續深入推進治理,全面深化拆違成效。
拆改結合推動“兩域提升”
緊盯城市橋下空間、居民樓院等區域私搭亂建、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將拆違治亂與城市“微更新”等工作統籌結合,一體推進環境整治和改造提升,實現城區橋下空間及老舊居民樓院等“兩域提升”取得明顯成效,群眾生活環境大幅改善。
一是扎實推進橋下空間綜合整治。對城區26座橋梁的橋下空間進行全面整治,拆除清理各類私搭亂建、亂圈亂占、亂堆亂放等問題。在此基礎上,“一橋一策”“一點一案”進行方案設計,因地制宜實施改造提升,結合實際建設口袋公園、立體綠化、公益停車場等,滿足周邊群眾健身、休閑活動和停車需求,使廣大市民共享治理成果。
二是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深入開展居民樓院環境整治。采取“先治理、后改造”的模式,在老舊小區改造開工前,要完成違建治理,以點帶面推動居民樓院深度治理、綜合治理,年內完成300個環境秩序示范樓院創建,全面清理樓院內私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圈亂占等問題,切實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同時,高質量推進“無違建”鎮街、社區創建活動,堅持層層把關、優中選優,年底前10個鎮街、30個社區達到“無違建”創建標準。
綜合施策改善環境品質
持續推進“840重點片區”綜合整治提升,打造一批“拆改結合、綜合整治”示范標桿。統籌考慮城市規劃功能定位、產業發展布局、城市更新發展計劃及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分類施策制定治理計劃,明確整治標準和具體措施,一體推進拆除清理和改造提升。在拆除違建基礎上,對環境品質較差的片區,做好垃圾清運、立面整治、場地硬化綠化等;對長期閑置、利用不足的雜亂空間,結合實際建設公園綠地、景觀小品和公益設施等,有效改善區域環境臟亂差情況。6月底前,完成“840重點片區”整治提升任務。
健全完善長效治理機制
《青島市違法建設治理條例》(簡稱《條例》)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全省首部違建治理地方性法規,《條例》對于全面加強和規范我市違建治理工作,進一步理順工作體制具有里程碑意義。市拆違治亂辦公室將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集中宣貫活動,通過政策解讀、社區宣講、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營造強大聲勢。同時,針對《條例》相關要求,配套制定違法建設認定、新生違建快速處置、信息共享、高位協調和部門協同等方面政策文件,固化治理成果,強化部門合力,積極構建全流程閉環、各部門協同、多方位監管的治理防控體系,推動我市違建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
近期,青島市拆違治亂辦公室印發了《2023年拆違治亂行動違建治理實施方案》,明確并細化了全年違建治理工作目標和具體安排。全市上下堅定信心、鼓足干勁、乘勢而上、真抓實干,拆違治亂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為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奠定了良好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各類違建350萬平方米,已拆除161萬平方米,城區橋下空間私搭亂建等問題得到全面清理,對全市297條城市重點道路兩側違法建設進行全面摸排治理,李村河(張村河)流域范圍拆除違建11萬平方米,浮山周邊魯信長春、湖光山色等居民小區樓頂違建已啟動拆除,市南區澳柯瑪橋下等關鍵節點有效盤活;“840重點片區”中,市北區歷史文化街、李滄區地鐵7號線文安路站等340個片區完成整治提升任務,205個片區進度過半,已引進項目落地40個。
同時,針對《條例》發布實施,組織開展了系統培訓宣講、專題新聞發布、社區普法宣傳、公益廣告投放等活動,全民抵違治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不敢建、不能建、不想建”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