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3-03-23 16:57:03
原標題:孫景隆,濟南戰役中的第一位插旗手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孫景隆,濟南戰役中的第一位插旗手
來源:濟南日報
孫景隆(右)烈士照片
18張帶血的錢幣
還未修建解放閣時的解放閣臺基
解放閣烈士名錄中的孫景隆的名字
孫京龍(孫景隆)革命烈士證明書
孫景隆后人在墓前祭奠
□滕長富
在風景秀麗的濟南護城河畔,有一座全石結構的宏偉建筑——解放閣。它與著名的黑虎泉隔岸相望,登閣遠眺,泉水古韻、濼上新風盡收眼底。作為濟南舊城的制高點,在明清時期此處曾為魁星閣,民國年間改為氣象臺,用以觀測天氣。
1948年9月16日午夜,撼動蔣家王朝根基的濟南戰役驟然打響,護城河邊上的這座氣象臺,成為華野9縱25師73團(即“濟南第一團”)攻城突破口,先頭部隊把“打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大旗插上氣象臺。
新中國成立后,濟南因城市建設在拆除舊城墻時,刻意把東南城角這段突破口保留下來,利用原有的城墻青石,堆砌成高10米、占地2150平方米的方形臺基。陳毅同志專門題寫了“解放閣”三個大字,現在就鑲嵌在解放閣臺基的南壁上。
20世紀80年代,濟南市委、市政府又于臺基上增建亭閣。繼之,在解放閣東側墻體上鐫刻下3764位為解放這座城市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英名,永世緬懷。
硝煙散盡,猶憶當年。在這面烈士墻上刻著的華野9縱序列烈士名單中,有一位孫景隆烈士的名字。
據了解,在孫景隆犧牲后,由于善后部門一直沒有聯系上其家人,這個名字始終在失聯名單中掛著。2017年,濟南的紅色收藏家顏棟華接到一個委托電話,才讓失散近70年的烈士家人,在英雄山烈士陵園找到了長眠于此的孫景隆,而烈士那段感人至深的革命經歷,也由此被披露出來。
許世友生前曾指示尋找孫景隆烈士
2017年清明節,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原華野9縱)軍史辦主任張克勤,打電話給濟南朋友顏棟華,委托他到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園,幫著查詢一位叫孫景隆的烈士墓位,并囑咐要是查到,在清明節這天,代表他給烈士敬獻一個花圈來表達敬意。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這位耄耋軍人,對孫景隆烈士如此念念不忘呢?事情經過還要從源頭說起。
1985年7月,許世友與聶鳳智將軍赴青島參加中顧委華東組委員座談會,途經濟南,計劃要去英雄山烈士陵園拜祭長眠于此的舊部。臨行前,許世友專門打電話給時任濟南軍區政委遲浩田作了交代。作為老部下,又曾任9縱“濟南英雄連”指導員的遲浩田立即派人安排落實,但結果發現,在濟南英雄山偌大墓園里,竟沒有一座華野9縱的烈士墓。查找工作需要時間,但老將軍到達濟南的日期是不能更改的。
許世友得知這個結果后感慨不已:“既然9縱的烈士墓尚未找到,我們就不下車停留了,請代我向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的紀念碑獻個花圈。”沉吟了一下,他繼續飽含深情地說:“當年,毛主席點名讓我打濟南,原定要打幾個月,結果我們八天八夜就打下來了。勝利來之不易,這是用烈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解放濟南時,9縱犧牲了1000多人,怎么就找不到墓地呢?埋到哪里去了?應繼續查找,找到后轉告我一聲,不然我們對不起犧牲的烈士,對他們的親人也無法交代,就是對現在的干部戰士,我們也無法面對,拿什么對他們進行傳統教育呢?我們9縱不是有一個好傳統,戰斗中不準丟一名傷員和烈士嗎?所以,戰士奮勇殺敵,知道負了傷有人救、犧牲了有人管。”隨后,許世友抱憾離開濟南。就在當年10月22日,這位功勛卓著、威名赫赫的開國上將在南京逝世。濟南祭掃之行,也成了他終生未了的夙愿。
據文獻資料記載,當年華野9縱作為東線攻城主力部隊,參加濟南戰役時犧牲的干部、戰士多達1466人。為了完成許世友將軍的心愿,經遲浩田同志組織協調,遠在河北石家莊的第27軍,很快成立由機要處長張克勤為組長的三人尋墓工作小組。張克勤接到任務后,會同濟南市民政局楊處長,歷時兩個多月,走遍濟南周邊1700多個安葬有烈士的零星墓地,最終核實清楚,華野9縱當年犧牲的革命同志,安葬在濟南東郊大王山等多個烈士陵園。
第27軍軍史中記載,1948年9月,在濟南戰役期間,歷城區孫村鎮一帶是華野9縱后方一、二、三戰地醫院所在地,縱直及三個師的重傷員均在此搶救、醫治。另外,更讓張克勤興奮的是,這次拉網式的查訪,尋墓小組在孫村鎮西徐馬村烈士陵園內意外找到了孫景隆烈士墓地。
孫景隆(1917—1948),又名孫京龍,孫景龍,山東省煙臺市萊陽譚格莊鎮西崖后村人,入伍前任村民兵連長。1947年2月,在“大參軍”“大反攻”的感召下,孫景隆帶領全村民兵積極參軍。入伍后,他被任命為華野9縱25師73團3營7連6班副班長。1948年9月16日,解放濟南戰役打響,作為攻城爆破手,孫景隆在搶占濟南舊城東南角氣象臺時壯烈犧牲。
可能有很多濟南人知道,在攻打氣象臺的爭奪戰中,把象征勝利的“打下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大旗插上濟南城頭的,是華野9縱25師73團3營7連通訊員宋炳科。
原73團政委王濟生在《馳騁華東戰旗紅——濟南第一團征戰紀實》一書中也提到這次插旗過程,書中寫道:“城頭上的混戰和拼殺,更顯出7連‘常勝連’的本色……彈藥打光了就尋找敵人的子彈,子彈沒有了就用磚頭石塊……終于打垮了敵整編73師15旅一個主力團的十多次反撲,牢牢守住了突破口……再次表現了‘常勝連’不可戰勝的英雄氣概。指導員(彭超,新中國成立后,轉業至無錫市機關工委工作。筆者注)命令宋炳科,把紅旗插上氣象臺的頂端。在硝煙彌漫、火光閃閃中,依稀看到紅旗在招展,鼓舞著全團和兄弟團隊奮勇攻城。”
2009年,曾指揮搶占氣象臺的“常勝連”(即濟南英雄連,筆者注)指導員彭超在新四軍研究會編輯的《鐵軍》雜志第12期上,以《十八角錢的故事》為題,專門對濟南城頭第一位插旗手做了糾正。在描述那場生死攸關的爭奪戰時,彭超指導員飽含深情地寫道“……當我連三分之二的人員登上城頭時,一場激烈的肉搏戰展開了……不少敵人舉起了手,放下了武器。這時,我發現氣象臺這個制高點就在不遠處,便叫負了輕傷的戰士孫景隆,把紅旗插上氣象臺。這個戰士扛起旗就向氣象臺奔去。剛接近氣象臺就被子彈擊中倒在氣象臺下。……戰士們把還有一口氣的孫景隆抬到了我身邊……孫景隆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從胸前口袋里掏出一個小布包,小布包已被鮮血浸透。我接過小布包,只聽小孫說:‘指導員,這是黨費。’話剛說完,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我和周圍的傷員們都哭了。我擦了擦淚水,又命令戰士宋炳科趕快把紅旗插上氣象臺。紅旗一旦插上,就會鼓舞士氣,也會挫傷敵人的斗志。宋炳科是個機靈鬼,他知道氣象臺里有敵人,就扛著旗,左躲右閃,并一連射殺了好幾個敵人,終于把紅旗插上了氣象臺。”
因為工作關系,張克勤經常接觸到華野9縱的老同志,彭超便是其中之一。記得無論在電話中,還是去無錫實地采訪,他總是囑咐再三,讓幫著查找一個叫孫景隆的戰士。彭超告訴張克勤,“濟南戰役打完后,在傷員和犧牲名單中,一直沒找到孫景隆這個人,隨后部隊南下參加淮海戰役,他的名字就被暫列入‘失蹤人員名單’,準備以后再查。但自從離開濟南后,部隊一直轉戰,團營以下人員變化很大。新中國成立后,抗美援朝時部隊入朝參戰,后來又不斷地天南海北換防,查找烈士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時間過去70多年,無論地方志書抑或軍史傳記,對于濟南解放戰役的評述、記載都已經基本定型。為何一個普通戰士,讓這位垂暮之年的老軍人銘記不忘?其執意尋找烈士下落的目的,難道僅是為了證明他是第一位插旗手?其實,真實的原因是彭超同志手里,還一直保存著當年孫景隆烈士犧牲前,委托轉交的18張染血的黨費。
18張帶血的北海幣是烈士遺留的黨費
在《十八角錢的故事》一文中,彭超還寫道:“……上午8點多,太陽的光芒驅散了夜間的寒意,在戰士們打掃戰場的間隙,我把孫景隆烈士給我的小布包取了出來,里面一層是舊報紙,報紙內有一份決心書,上面寫著一段話,‘請上級考驗我,如果夠條件的話,請批準我入黨,這十八角錢就作黨費。’下面寫著‘民國三十七年戰士孫景隆’。(原件已經作為革命文物被濟南博物館收藏)。我數了一下,紙包里放著山東解放區渤海銀行(北海銀行渤海分行,筆者注)發行的紙幣,面額都是一角錢,一共18張。當時戰士們每月只發一角錢津貼,用來買點日用品。小孫這位18歲的烈士,參軍才18個月發的18角錢的津貼,一分也沒花,都留作了‘黨費’。”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彭超同志的回憶文章有兩處筆誤。其一,根據烈士后人提供的“1983年民政部頒發的烈士證明書”顯示,孫景隆犧牲時應為31歲;其二,1948年,由于山東解放區通貨膨脹現象,面值一角的北海幣多已退出流通領域。筆者判斷,這18張面值一角的北海幣(渤海版),應系孫景隆烈士身上留存下來的生活津貼。
值得注意的是,據張克勤同志講,孫景隆烈士“參軍18個月,黨齡18個月,最后一次黨費18角錢”這三個“18”的動人故事,至今依舊是“濟南英雄連”一段光榮的連隊史。
根據尋墓小組的調查結論,張克勤判斷,當年孫景隆在城墻上重傷后,被擔架移送至位于孫村鎮的縱隊野戰醫療所救治,但最終因傷重搶救無效犧牲。由于處于戰時狀態,加之濟南天氣炎熱,隨即就地掩埋并插木牌作了標記,與孫景隆先后埋葬于孫村西徐馬村的還有9縱另外45位烈士。
1987年清明節,在省、市兩級政府及民政部門關心下,孫景隆烈士和他的戰友們的遺骸被正式移入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安葬。而位于烈士陵園南坪二區的空閑位置上,恰好就預留著46座墓穴,冥冥中似乎皆是天意安排,這一神奇的現象,讓所有參加遷葬工作的人員都感慨萬分。
找到孫景隆烈士墓并遷至濟南英雄山安葬的消息,張克勤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了彭超同志。彭超聞聽激動不已,連連說,這下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看他。
1998年9月24日,濟南迎來解放五十周年紀念日,老指導員彭超作為特邀代表,專程來到這座曾經浴血奮戰過的城市。當他慢慢走到曾牽腸掛肚、苦苦找尋了幾十年的戰友——孫景隆烈士墓前時,禁不住老淚縱橫,喃喃地說:“孫景隆,我可找到你了!”為了卻多年的夙愿,使濟南人民更好記住烈士的英名,彭超鄭重地將那18張沾滿烈士鮮血的北海幣,以孫景隆交納黨費的名義,轉交給濟南戰役紀念館收藏,為烈士的遺物找到了最好歸宿。而這18張北海幣,就被定名為“染血的黨費”,現為濟南戰役紀念館重要展品之一。
2018年5月23日,許世友將軍的女兒許華山,在《洛陽日報》上,也以《尋找濟南戰役的27軍烈士》為題,記錄了當年彭超尋找孫景隆烈士的曲折經歷。她寫道:“……73團打濟南的時候,當7連登上城頭后,指導員彭超指示戰士孫景龍將紅旗插到城頭氣象臺制高點,孫景龍在插旗的時候不幸中彈負傷,被戰士們用擔架抬下去。戰后,彭超就再也沒有見過孫景龍,而犧牲烈士的名單中也沒有找到孫景龍的名字。幾十年來,彭超一直在尋找孫景龍,這位第一個將紅旗插到濟南城頭的戰士,今天終于在濟南烈士陵園找到了。他是一名英雄,應當永遠被銘記。”
一字之差,讓烈士“回家”走了69年
2017年4月5日,顏棟華受托給烈士掃墓之事,被當地媒體以《當年他第一個把紅旗插上濟南城頭》為題作了報道。見報的第三天,他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詳細詢問才知道是孫景隆烈士的后人來電詢問墓地詳細位置。后來,顏棟華感慨地說,“因為一篇報道,竟然讓孫景隆烈士跨越了69個春秋終于找到了家!”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烈士的回家之路,度過了如此漫長的歲月?孫富強——煙臺市勞動模范、享受政府津貼的數控加工工程師,孫景隆烈士的嫡孫,查找爺爺下落主要由他負責。他告訴筆者:“當年,因為奶奶徐珍芳不識字,誤把爺爺的名字說成了‘孫京龍’上報到縣民政局。第二年縣里來人核實后,村里犧牲的參軍民兵家里都發了‘烈士證書’,我們家也自始至終都享受著烈屬待遇,至于爺爺犧牲經過、安葬地點我們家人卻一無所知。奶奶是2010年去世的,生前也曾聽人講,爺爺是在打濟南時犧牲的,是個爆破手。”
孫富強在家行四,上面有三個姐姐,他自己戲稱是“超生游擊隊”一員。問其原因,小孫解釋說:“奶奶在世時曾囑咐過父親,一定要生個‘帶把兒的’(即男孩),好繼續尋找爺爺的下落。”其實,看似不起眼的玩笑話,對于這樣一個家庭而言,其間卻包含著太多的酸楚和無奈。
孫富強還說:“1988年重修解放閣時,在新增的500多位9縱烈士姓名中,家人已發現里面有孫景隆烈士的名字了。因為民政局給我們家的烈士證寫的是‘孫京龍’,在俺姑奶奶(即孫景隆的胞妹)的履歷表中,家庭成員一欄寫的是‘孫景龍’,而濟南烈士墓碑上寫的卻是‘孫景隆’,一下子出現三個音同字不同的名字,這就為尋找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
2017年4月5日這一天,孫富強閑來翻看手機,忽然出現一條《當年他第一個把紅旗插上濟南城頭》的新聞,當“孫景隆”這個名字進入他的視野時,小孫開始不淡定了,他意識到這位同音不同字的孫景隆烈士,可能就是他們苦苦尋找多年的祖父。于是,他急切地通過媒體聯系上濟南的顏棟華。隨后,又在顏的幫助下,與遠在石家莊的原27軍軍史辦張克勤主任通了電話。至此,小孫從張克勤那里得到準確的答案:孫京龍、孫景龍、孫景隆是同一個人。同時,他還知道了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即當年彭超尋找他爺爺孫景隆的經歷,以及在濟南戰役紀念館里陳列著的那18張染血的黨費。
2017年4月8日,在得悉孫景隆烈士安葬在濟南英雄山烈士陵園準確信息后,孫家后人相約從萊陽趕到省城。在濟南戰役紀念館展廳內,當他們走到陳列著染血的北海幣展柜前時,孫景隆烈士年過七旬的兒子彎下身子,俯在柜子一角,眼含熱淚,低頭仔細端詳著帶有父親血跡的那18張北海幣,久久不肯起身。
講解員告訴孫家后人,彭超當年將這些烈士黨費捐贈紀念館后,一直是館內重要革命文物,每次展出時,都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影響。從展館出來南行200余米,便是安葬孫景隆等烈士的墓區。然而就是這短短的距離,孫家后人卻走了漫長的69個春秋。
行至孫景隆烈士墓前,他的家人們擺上從家鄉帶來的蘋果、白酒等祭品和一抔黃土。當工作人員“向烈士一鞠躬”的話音剛落,沉默許久的兒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跪趴在父親墓地上失聲痛哭。時隔近70年的漫長等待與苦苦尋找,孫景隆——解放濟南戰役第一位插旗手,終于跟親人們“團聚”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