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05-26 11:12:05
原標題:4月青島二手房價同環比均下降 剛需購房者態度變為“再等等”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4月青島二手房價同環比均下降 剛需購房者態度變為“再等等”
來源:青島日報
樓市觀察
近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出現止漲轉跌,與新房市場銷售價格“五連漲”出現背離。與此同時,新房市場內部分化的跡象也更加明顯:進入5月份,占據核心地段的主城樓盤和主打低價的剛需盤備受歡迎;住宅品類和戶型設計在內的供求結構持續分化,“大平層”受到改善一族的青睞。
二手房銷售價格轉跌
1-4月份,“小陽春”一詞成為整個地產行業最大的期盼,3月市場數據似乎給了不少人信心,在很多人開始重拾“金三銀四”信心時,市場似乎又重新歸于平靜。
4月,青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2%;二手住宅銷售價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2.8%……5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整體漲幅回落、環比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同比上漲城市個數增加。其中,4月青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實現“五連漲”,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則出現止漲轉跌。
相較于3月,4月青島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漲0.2%轉為下降0.3%。從戶型來看,4月島城二手住宅90平方米以下、90-144平方米、144平方米以上三種戶型的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7%、持平、下降0.3%;從同比來看,分別下降2.8%、2.9%、2.2%。
二手房價格為什么會轉跌?就二手房掛牌來看,青島二手房市場上,每月新增掛牌量都是以1.5萬套的數量在增加。貝殼平臺數據顯示,4月份青島二手房掛牌量新增14767套,而這已經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在1.5萬套左右。“從賣方來看,選擇賣房的群體大多屬于改善型購房群體,也就是需要賣掉舊房買新房。我們掛牌的二手房大約有60%以上都是賣舊買新,這部分群體為了讓房子快速出手,往往會采取降價,房價會比正常的市場價低5萬元左右。”青島鏈家商圈經理趙加強介紹,如此一來非但沒讓購買二手房的客戶采取行動,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觀望情緒。
對于觀望的原因,趙家強認為,二手房的購買群體主要是剛需客戶,這部分購房者對于價格非常敏感,價格下跌,他們往往會以“再等等”的態度作為回復。“除非著急用房,否則很難在這樣的行情下讓剛需購房者迅速出手。”
“從價格和成交量來看,二三四這幾個月買二手房往往是價格較高點。”趙加強告訴記者,很多二手房有教育資源的屬性,所以這也成為很多人選擇二手房最重要的原因。但若想趕在入學前完成各種手續,就必須在四月份之前完成過戶,由此直接導致了2-4月成為二手房成交高峰期。一旦到了5月份,價格和成交量都有明顯的下降,但掛牌量依然堅挺,對于自住需求來說,目前是個不錯的看房時機。
五月新房加推主打改善級
5月是樓市傳統的蓄客季,首開新建樓盤往往瞅準時機選擇在這個節點入市。今年的樓市“小陽春”起勢不錯但后勁稍顯乏力,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進入5月,新建樓盤首開或加推的“傳統節目”雖然得以保留,但名單卻沒有往年長,只有20余個樓盤選擇開盤或加推。改善級以上的樓盤目前仍是市場主推和成交的主力,這使得品牌房企在拿地時也更加關注核心地段的優質地塊,戶型設計上也逐漸向大戶型傾斜。
主城區是首開加推的主力。市北區青鐵封華地推出84套房源,戶型包括89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18平方米,均價25000元/平方米。李滄區華新園君望公館近期推出162套戶型面積105-137平方米房源,一梯一戶帶裝修準現房,均價21000元/平方米。同樣位于李滄區的云谷金茂府,將加推7號樓的26層高層產品,面積段包括117平方米三居室和128平方米的四居室,均價30000元/平方米左右。位于李滄北的青島印象滟目前主推小高層產品,主力戶型在96平方米左右,均價18000元/平方米左右,是主城區為數不多的適合剛需入手的項目。
再來看看長期位于單月新房成交量前列的西海岸新區和城陽區,這兩個區域高層產品的均價較少超過15000元/平方米,剛需可選擇的余地更大。西海岸隱珠片區的云璽天頌推出120套房源,戶型為108平方米和121平方米的高層,均價12600元/平方米;131平方米的小高層,均價13300元/平方米;143平方米的洋房,均價16300元/平方米。和達海映山拿到21套房源的預售,在售伴山聯排別墅戶型面積為166-190平方米,均價15000元/平方米。康大璽樾府推出54套房源,目前在售的洋房建面約147-189平方米,均價26000元/平方米。城陽區的順城萬科海潮云起推出108套房源,目前在售的小高層建面約92平方米,均價13500元/平方米;洋房建面約118平方米,均價15000元/平方米。和達智慧生態城推出16號地塊58套房源,目前主推115-143平方米的洋房,均價13500元/平方米。
本報樓市觀察員李鵬飛認為,目前不少改善置業者總體積極性較高,他們多數會選擇主城區的浮山后、東李以及城陽部分核心區如白云山、青春體育館等片區,而且相較于一些剛需人群,他們選房定房的周期反而相對較短。相形之下,一些剛需購房者則更多關注樓市政策,更看重“錢袋子”,對價格也更為敏感,因為這關系到購房成本和后期的還貸能力。
“大平層”備受換房族青睞
追求更好的居住環境、更大的居住面積,是當前大部分人換房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改善性升溫的市場環境下,新建住宅戶型表現出了明顯的變化。與此同時,市場結構分化日益明顯。以往所說的分化多聚焦在城市分化、區域分化,而住宅品類和戶型設計在內的供求結構分化,其實也一直在進行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大平層”受到改善一族的青睞。
梳理5月首開或加推的新盤,其中不難發現“大平層”的身影。大平層通常指面積在150平方米以上,擁有完善功能空間的平層住宅。比如:主臥、書房、衣帽間、主人衛浴間的四位一體化設計,客廳、陽臺、露臺的整合設計等,實現了大面寬、全景觀的空間布局,真正實現了高層住宅別墅化享受的體驗。相對于同樣是主打大面積的獨棟和疊拼,大平層居住功能實現扁平化,免去了老人爬樓梯、孩子上下樓這些需要擔心的細節。大平層既有充足的空間,又減少了視線的盲點。坐在客廳或者沙發上,就能與父母聊聊天,與子女親情互動,讓“家的感覺”更濃厚。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雖然大平層受到青睞,但對于現在的青島房地產市場來說,110—125平方米的三居室仍然是絕對的主流。面積連續增加,背后同樣是更好的居住體驗要求,例如110—125平方米的面積完全可以做到三居兩衛,方便父母幫年輕人照看子女時,起居更方便。而且隨著二孩三孩家庭的增多,更大的居住面積同樣是剛需。
李鵬飛認為,大平層的強勁表現,多少能夠抵銷很大一部分觀望情緒。但從市場的客觀規律來看,如果一旦出現同類產品過度扎堆,結果很可能引發未來在“大平層”這一細分市場領域形成“供應過剩”,從而造成市場交易不穩定的現象。“相對于周邊區域的大庫存,主城區基本還處于資源相對稀缺的狀態,特別是兼具教育資源、商業資源、交通資源的浮山后和嶗山兩大區域,吸引很多急于想改善居住環境的周邊區域購房者。由于當年很多剛需購房者如今逐漸進入換房周期,所以主城改善盤的潛在客戶基數還是比較大。
呂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