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6-16 20:04:06
原標題:廣州限行電動自行車新政之問:堵與疏該如何平衡?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廣州限行電動自行車新政之問:堵與疏該如何平衡?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張玉升 見習記者 王鈺舒 廣州報道
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多年來已經成為一個城市頑疾,放眼全國,良方難尋。
伴隨著廣州市近日發出的一則通告,讓這個老大難問題,再次呈現在大家面前,廣州此舉能否蹚出一條新路?舉國關注。
新舊措施對比,實操可行性存疑
廣州市發出的這則通告,全稱為《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見稿)》,通告提出,對電動自行車分層次、分時段限行。該話題迅速升上熱搜,支持與反對的聲音,絡繹不絕,熱度不減。
先來看廣州市的這次征求意見稿,相比兩年前的2021年版征求意見,優化調整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在限行范圍上,將“中心區域限行”調整為“部分路段限行”;在限行時間上,將“全天候限行”調整為“全天、白天、高峰分層次、分時段限行”。
具體講來,此次廣州擬限行電動自行車的路段,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區,特別是天河CBD區域,基本被納入全天限行路段。此外,東風路、黃埔大道兩條城市大動脈全天限行;包括沿江路、濱江路、藝洲路、閱江路等路每天早上7點半至晚7點半限行。
對于此次調整,廣州市相關部門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因為廣州市中心區早晚高峰交通擁堵、非機動車基礎設施不完善、道路資源不均衡,對廣州市中心區電動自行車應該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對于這次最新調整,現實中究竟具備多大的可行性?這也是討論中眾多反對者的著眼點,“早晚高峰期,基本上都是家長們接送孩子的時間段,不讓家長騎電動車接送孩子,讓大家都改為開車,豈不是讓學校附近路段更擁堵?”
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治理新政箭在弦上
實際上,電動自行車,早已關乎千家萬戶,早已不再是簡單的交通擁堵問題,廣州市此次痛下決心,再次調整限行管理政策,其實也是迎難而上的必然選擇。
早在一個前的5月14日凌晨2時48分,廣州市海珠區海幢街寶崗西后橫街一民宅發生致5人死亡的火災事故,經初步調查為電動自行車電池違規帶入室內充電起火所致。事發后,廣州市海珠區立即在全區開展電動自行車綜合整治百日行動,要求各個社區登記電動自行車數量,嚴格禁止電動車違規入戶充電。
隨后,廣州市海珠區消安辦、廣州市海珠區安委辦發布《致海珠區全體居民的一封信》呼吁安全使用電動自行車,堅決杜絕違規充電,海珠區正對電動自行車的產品質量、流通銷售、通行秩序、停放充電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進行整治,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凡是提供海珠區涉及電動自行車違法違規行為線索及證據的,經查證屬實將給予200-10000元獎勵。
另據廣州消防統計,截至6月13日上午,廣州今年以來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共199起,起火原因為蓄電池故障136起,占電動車火災的68.34%;電氣線路故障28起,占電動車火災14.07%;自燃25起,占電動車火災12.56%。
痛定思痛,治理新政,箭在弦上。
簡單的堵與科學的疏,究竟該如何平衡?
另據廣州本地媒體報道,截至2023年3月底,廣州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數量已達322萬輛,全市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或超400萬輛,來自“廣州公安”公眾號的一個預估數據則印證了上述信息,該預估數據稱,廣州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接近500萬輛,且還在不斷增加。
無論登記上牌的300多萬輛,還是實際保有量接近500萬輛,這都不是一個小數,每一輛電動自行車上,都承載著萬千車主的出行和安全,都考驗著一座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水平。
電動自行車的管理,猶如大禹治水,簡單的堵,去搞更多手段的限行,顯然不是治本之策;如何進行科學的疏,調動起更多車主的自發參與,主動配合政府的相關措施,內化為每一個人實實在在的規范和安全的騎行,轉化為全社會的共識和素養,方是王道。
說到這里,至今方興未艾的“淄博燒烤”現象,當地政府與民間的相關舉措和做法,是否值得廣州市參考?
有報道稱,在下月初,即半個月后的7月初,廣州市將舉辦電動自行車限行問題聽證會,屆時相關各方會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相信會有一個激烈的討論與辯論。
讓我們靜待這次聽證會。
審核:鄭義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