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3-07-28 14:54:07
原標題:點“材”成“金”,濟南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正加速做大做強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點“材”成“金”,濟南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正加速做大做強
來源:濟南日報
一粒小小的酚醛樹脂可以變身酚醛空心微球,成為神舟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的“金鐘罩”,也可以通過改造變身輕芯鋼,應用在高鐵上,一節車廂便可以減輕15個人的重量,助力高鐵減負提速……
這只是濟南造新材料點“材”成“金”的縮影。作為現代制造業的“底盤”之一,新材料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看似小小的材料,經過科研創新后卻可以“七十二變”,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產生活之中。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濟南正在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賽道上持續深耕并努力做大做強。
多款濟南造新材料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創新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用在新材料領域并不夸張。
每年農作物豐收后產生的秸稈,在不少城市多被當做了廢棄物。在濟南,圣泉集團早在1979年建廠之初就開始不斷地從這種看似為“生物包袱”的植物秸稈中挖掘“綠色財富”,在他們看來,秸稈是生長在地表的石油和煤炭。目前,其呋喃樹脂、酚醛樹脂生產規模均居世界首位。
通過創新,圣泉集團推動酚醛樹脂“七十二變”,應用于神舟飛船、手機、電腦、高鐵等。截至目前,其獨家生產的酚醛空心微球已在我國神舟飛船返回艙應用多次;其電子樹脂在PCB線路板方面實現進口替代,同時也是國內唯一能做光刻膠酚醛樹脂的廠家,打破國外壟斷。
除了以圣泉集團為代表的生產高端化工材料的企業,濟南在先進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精品鋼等領域也可圈可點。比如,在先進金屬材料領域,山東魯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已成為行業佼佼者,鋼鐵粉末表面流化改性等技術彌補了國內關鍵基礎材料短板。
不僅如此,在關鍵戰略材料領域,濟南造鈮酸鋰晶體、碳化硅等材料也實現國內領先。比如,濟南晶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開發出納米厚度鈮酸鋰薄膜產品,填補行業空白。山東天岳先進科技有限公司攻克了碳化硅材料生長、襯底加工等系列難題,掌握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產業化核心關鍵技術,碳化硅晶體生長和襯底加工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半絕緣碳化硅襯底市場占有率世界第三。
放眼全省,濟南在精品鋼、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酚醛樹脂、改性尼龍、粉末冶金等細分領域基礎雄厚,產業規模居全省第二。從國內國際看,濟南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酚醛樹脂、特種環氧樹脂、高吸水性樹脂、改性尼龍等先進材料已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濟南企業突破了多元微合金化型鋼制備關鍵技術,首創了非平衡補償軋制高效控制關鍵成套技術;研制了第一臺國產化不銹鋼連鑄機、建設了鋼鐵行業首座加氫母站、世界首創高爐噴吹二氧化碳技術應用等中國鋼鐵工業史上的18項第一。
一批新項目加快建設推動產業壯大
掌握了領先的技術,還需要不斷做大做強。作為工業強市建設重點突破的四大主導支柱產業之一,濟南在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領域已形成四條細分產業鏈——以山鋼萊蕪分公司、泰鋼、九羊為鏈主的精品鋼產業鏈;以圣泉新材料、明泉集團、東辰瑞森為鏈主的高端化工材料產業鏈;以魯銀新材料為鏈主的先進金屬材料產業鏈;以天岳、晶正電子為鏈主的半導體材料產業鏈。目前,濟南正加快推動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做大做強。
一批新材料產業鏈龍頭企業正紛紛上項目擴規模。
比如,華凌電纜正加快推進智能化軌道交通電纜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該項目投產后,將年產電纜8870千米,正常年銷售收入將超5億元。圣泉集團投資達20億元的全球首個百萬噸級“圣泉法”植物秸稈精煉一體化項目(一期)已投產,目前正加快建設萬噸級硬碳負極產線。天岳、晶正電子均在擴產提高產能,中國晶谷也在加快推進。目前,SiC半導體應用發展進入快車道,但最關鍵的襯底制備環節具有極高的技術門檻和較長的擴產周期,加劇了供需缺口。
晶正電子新項目也在加快推進。“我們是行業里第一個開發出納米厚度鈮酸鋰薄膜產品的企業,解決了‘卡脖子’技術,并且第一個實現了產業規模化,市占率排在行業首位,現在正在擴大生產規模。”晶正電子總裁胡文告訴記者。
目前,濟南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在建項目達51個,總投資494.36億元;擬開工項目28個,總投資245.17億元;謀劃項目47個,總投資349.4億元。
隨著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大項目、好項目滾動實施、梯次建設,濟南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規模將持續擴大,競爭力將持續攀升。
力爭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目前,濟南市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產業鏈群規模以上企業已達160家,已牽頭制定新材料國際標準3項。圣泉、華凌電纜、魯銀新材料等企業入選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魯銀新材料、力諾特玻、天岳、圣泉集團、圣泉新材料入選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產品。圣泉、天岳等5家企業入選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排名全省第3位。
來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濟南市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達2160億元。其中,精品鋼產業規模達1777.36億元,高端化工材料產業規模達281.5億元,先進金屬材料產業規模達45.31億元。
按照緊盯前沿、龍頭牽引、創新培育、打造生態、沿鏈謀劃、集群發展的思路,濟南堅持需求牽引、產業協同,聚焦制造強國和民生短板等重大市場需求的基本原則,制定了力爭2025年精品鋼與新材料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1.6%的總體目標。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濟南正開展精品鋼轉型升級行動、高端化工材料提質增效行動、先進金屬材料創新發展行動、半導體材料提升擴規行動等四大行動。
按照計劃,到2025年,濟南將在精品鋼與新材料領域培育一批主營業務收入過50億元、過10億元、過億元的梯隊企業,規上企業總數超過210家;產業生態不斷完善,鏈群間供需對接和聯動創新生態初步建立,鋼鐵等產品本地配套率達到50%以上。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黃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