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3-12-07 09:20:12
原標題:青島:“匠心”筑夢,勇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匠心”筑夢,勇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找準工會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團結動員廣大職工錨定“六個城市”建設目標持續創新創造
“匠心”筑夢,勇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港口高級別專家張連鋼執著專注、一絲不茍,帶領團隊用精益求精的創新創造讓中國人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青島誕生,在碼頭建設一線奏響時代強音。
全國最美職工、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管益輝帶領團隊建成國際領先的軸箱體柔性生產線,實現了軸箱體柔性化批量生產,一舉打破進口依賴,為復興號高鐵裝上了國產“膝蓋”。
他們是青島200余萬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在青島的發展史上,還有“金牌工人”許振超、高鐵“工人教授”周勇、橋吊上的“大工匠”郭磊等一批“勞模工匠”。一直以來,他們扎根一線、默默奉獻,用“真心”鑄“匠心”,為城市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青島市各級工會組織聚焦團結動員百萬職工勇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持續探索,努力找準工會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把廣大職工群眾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于擔當、奮發有為,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團結奮斗。
戰略的高度——
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城市的底氣所在
7月26日,在青島地鐵專列上,在公交車、戶外樓宇上,“青島工匠日”元素耀眼奪目、隨處可見。“這是屬于我們技術技能工人的節日,工友們感覺到受尊重,特別驕傲。”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研磨工寧允展道出了技術工人的心聲。
首個“工匠日”,青島以城市名義致敬工匠、禮贊勞動創造。當前的青島,正加力實施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大力發展24條重點產業鏈,加快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于各級工會組織而言,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持續激發他們投身城市發展的熱情,是擺在所有工會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設立“青島工匠日”是一個答案,把工匠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也是一個答案。近年來,在青島市總工會的協調推動下,全市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全市產業工人隊伍技能素質的實施意見》《關于弘揚工匠精神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見》,將打造“工匠之城”上升為全市戰略。
每年命名“青島大工匠”“青島工匠”,搭建起青島(大)工匠、區市工匠、企業工匠梯隊培育體系,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評才”的高技能人才成長“全鏈條”。鼓勵企業發揮培訓主體作用,以自建、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成立職工培訓中心,全面提升企業培訓供給能力,為職工留足發展空間。目前,全市職業院校共開設了270余個專業點,覆蓋24條重點產業鏈中的22條。支持工匠人才憑借技能提高經濟收入,鼓勵企業在工資結構中設置體現技術技能價值的崗位津貼、技能津貼、帶徒補貼等工資單元,鼓勵企業加大對技能要素和創新成果參與分配的激勵力度。
不僅如此,青島還成立省內首個市級“工匠學院聯盟”,開啟工會、院校和企業三方共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工匠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產改研究院,縱深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在“求學圓夢”行動中,青島累計投入資金2815萬余元,補助近萬名一線職工在職讀大學,為產業工人圓夢成才路提供了重要學習通道,培育更多符合現代產業體系需要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能人才。
謀劃的厚度——
持續喚醒青島產業工人的創新基因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聚焦服務青島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市總工會緊緊抓住提升產業工人創新力這個關鍵點,采取每年出資1000萬元培育全員創新體系、設立市級職工創新特等獎50萬元重獎等務實舉措,持續激勵職工創新,為城市發展蓄能。
密集出臺一批關于提升全市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激勵職工創新創效的政策,如加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培育力度,讓工作室成為提升廣大職工技能的“孵化器”、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攻關站”;構建以培育青島(大)工匠、全員創新企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新型班組、創新能手、創新成果為主體的“一匠五創”職工崗位建功新平臺,讓蘊藏在百萬職工群眾中的創新能力充分迸發……
系統化、體系化的舉措,使青島產業工人的創新基因被持續喚醒。
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徐連龍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來,得益于企業和工會的培養,他的創新成果進入“井噴期”。他參與研發的特種繩纜,先后應用于“天問一號”“蛟龍”號等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他帶出的6名徒弟,成長為行業里的領軍人才。
在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郭銳領銜的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頻獲創新佳績。目前,工作室攻關課題獲獎685項,獲國家授權專利68項,解決技術難題940余項,累計創造效益7000多萬元。
今年7月舉辦的青島首屆職工創新創業周,用1000余項成果展示了全市廣大產業工人的創新能力。其中,海爾集團職工趙宇設計的中央空調“纏繞打包機”實現能耗降低85%,澳柯瑪集團職工汪允華帶頭建立的澳柯瑪數字化研發系統被評價為國際領先。
以賽促練,競技賦能,發起于生產一線的勞動競賽也是激發產業工人創新創效活力的有效載體。近兩年來,圍繞“六個城市”建設,市總工會聯合市人社局等單位,舉辦近200項全市行業性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每年組織比武競賽3000余場,發動150余萬職工廣泛持久參與。如在“上合之珠”重點項目建設中,“六比一創”勞動競賽覆蓋全員,貫穿全過程,全體建設人員克服了交叉作業、酷暑、暴雨、臺風等各種困難,僅用時200余天,便完成了7.5萬平方米幕墻施工,60余天完成5.9萬平方米內裝施工……縮短工期100天,創下“鐵軍效率”“上合速度”。
數字最有說服力。目前,全市已有166.22萬名技能人才,58.15萬名高技能人才,19個國家級技能人才工作平臺,年均涌現應用型職工創新成果1萬余項,創造經濟效益20多億元。
城市的溫度——
“娘家人”用心用情讓產業人才留下來
“一個人在青島工作,剛來的時候常有孤獨感,入住‘惠工家’以后,經常參加工會組織的活動,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入住西海岸新區新城國際“惠工家”的職工張婷婷頗為感慨。
“青島·惠工家”的搭建,是青島工會服務職工的具體舉措,折射的是這座城市的溫度。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青島·惠工家”主要解決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群體白天工作強度高、業余生活單調、對城市歸屬感不強等問題。在“惠工家”,基層工會組織根據職工需求送服務上門,包括文體活動、走訪慰問、婚戀交友、法律咨詢等,切實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打通服務職工“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申報建設近百家“惠工家”陣地,入住職工1.2萬余名,提供工會服務覆蓋6萬余人次。
此外,青島還有工人文化宮、戶外勞動者驛站、共享職工之家、愛心媽媽小屋等2000多個工會服務陣地,在全市形成了一刻鐘服務網格,惠及職工超千萬人次。
來自黑龍江的劉長宇早已把李滄區工人文化宮當成他在青島的“家”。“文化宮的長租房每月只需500元,吃飯13元,理發15元,充電樁價格比外面便宜三分之一,網約車服務站點隨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說起文化宮的便捷服務,劉長宇“滔滔不絕”。
“當初從道口路幾平方米的小店出發,自己都沒想到,竟然能讓小小的火燒賣遍全青島,還能幫助更多人創業就業。”市工友創業帶頭人梁振東回憶說,他十年前下崗失業,在工會組織幫助下創業,如今已有40多家分店,帶動就業100余人。
數字顯示,在市總工會的政策扶持、精準服務下,青島已培養梁振東這樣的工友創業帶頭人337名,打造工友創業園180家,在全國率先成立工友創業聯盟,吸納成員單位1049家,扶持創業5990人,帶動就業11萬人。
此外,市總工會還在勞動爭議協商調解、勞動用工法治體檢等方面發揮優勢,有效參與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用竭誠服務職工的工會本職映照城市的溫度。2021年以來,各級工會累計為職工提供協商調解、代理仲裁、訴訟案件13588件,辦理訴前調解4055件,解答職工法律咨詢38131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0428萬元。特別是在全省首創的“勞動用工法治體檢”中,借“體檢”送“服務”,促進工會維權服務從“抓末端、治已病”向“抓前端、治未病”轉變。目前已組織免費“體檢”企業2533家,制定防范和避免法律風險的“法律處方”3478個。
沉甸甸的數據、扎實務實的舉措、守正創新的工作品牌背后,傾注了廣大工會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展現了各級工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新征程上,各級工會組織將團結動員百萬職工建功“工匠之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新篇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萍 通訊員 吳留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