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03-05 11:05:03
原標題:濟南市考古研究院2023年兩大考古發現榮獲省級榮譽!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濟南市考古研究院2023年兩大考古發現榮獲省級榮譽!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王瀠梅 通訊員 王小曼 濟南報道
2月29日至3月1日,2023年度山東省田野考古工作匯報會在濟南舉行,全省共有38項重要田野考古項目進行匯報交流。濟南市考古研究院2022至2023年度發掘完成的槐蔭區孟王莊遺址、歷城區東梁王一村遺址、長清區平安店墓地、元代濟南王張榮家族墓地、濟陽區青寧村墓地五項重要考古發掘項目參加匯報。其中濟陽區青寧村墓地發掘項目獲“2023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獎”,歷城區東梁王一村遺址發掘項目獲“2022年至2023年全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
青寧村墓地位于濟南市濟陽區崔寨街道青寧村舊址西500米處,為配合工程建設,2023年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對墓地進行考古發掘,面積5400平方米,共清理宋金至清代墓葬255座,出土各類遺物700余件(組)。該墓地延續時間約700余年,整體規模較大,墓葬數量較多,形制多樣,隨葬品豐富,補充了濟南地區黃河以北區域的墓葬考古資料,也為考察該區域宋金至明清時期喪葬習俗的發展演變以及出土遺物的演變規律增添了新的實物資料。
一是山東地區元代磚雕壁畫墓大多分布于濟南東部一帶,均位于黃河以南,青寧墓地元代磚雕壁畫墓的發現將此類墓葬形制的分布范圍擴展至黃河以北,為研究元代山東地區磚雕壁畫墓的分布與傳播提供了新材料。濟南地區以往發現的元明時期墓葬未見有舟形墓,青寧墓地元明時期舟形墓的發現既補充了這一時期的墓葬形制,也為宋金之后舟形墓的發展、演變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二是青寧墓地明代墓葬發現133座,大多裝飾有磚雕,是山東地區數量最多的明代磚雕墓地。磚雕主要包括仿木結構門樓、歇山式建筑和燈檠等,結構特點較元代墓葬有明顯的延續性,為研究山東地區磚雕墓的發展、演變提供了新材料。發掘區南部的明代墓葬排列有序,基本不見打破,并且存在避讓現象,具有較強的規劃性,墓內隨葬品及人骨為研究當地人群的家族組織形式、親緣關系、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喪葬觀念、飲食結構提供了新的材料,也為歷史學及民俗學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三是該墓地毗鄰黃河,受黃河水患影響較大,尤其是宋金時期磚室墓大多存在洪水沖擊現象,為研究黃泛區歷史時期黃河的水文、泛濫演變提供了依據,對還原墓葬營建過程以及后續地層堆積序列提供了新資料,對深化研究山東地區黃河文化有重要意義。
東梁王一村遺址位于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東梁王一村南側,為配合土地出讓,濟南市考古研究院2023年對項目占壓遺址區域進行考古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共清理各類遺跡209處,其中墓葬161座、灰坑21個、窯爐17座、水井8口、灰溝2條,出土完整及可復原器物300余件(組)。墓葬年代跨度大,自戰國中晚期延續至明清時期,陶窯等其他遺跡時代也多為戰國中晚期,此次發掘的墓葬數量多,延續時間長,為各時期葬制葬俗以及社會、歷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一是19座戰國中晚期磚槨墓,是目前國內發現較少、時代較早,同時也是山東地區經確認的時代最早的磚槨墓。
三是發掘二區戰國墓排列規整、布局有序,與東北相距約500米的梁王古城時代基本一致,推測此處應為城內居民的墓地。發掘三區發現的陶窯數量較多、分布較為集中,應為城外的制陶作坊區。這次發現為研究戰國中晚期齊文化區域特征、城邑功能布局、手工業生產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通過此次匯報交流會,濟南市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人員也從不同方面取得學術收獲,下一步將繼續在工地管理、發掘研究、課題意識等方面,進一步開展精細化管理,加強多學科融合,深化全方位、立體化研究,多維度、多層次闡釋考古成果,不斷承擔起新的文化使命,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增強歷史底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