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媒體的語文教育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山東衛視《超級語文課》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翟小寧受邀參與研討,并在會上作分享交流。本文根據翟小寧在研討會上發言內容整理而成。
我教學四十多年了,先是教語文后來做校長,從中學到大學。我教課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理念,就是希望孩子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認為《超級語文課》的成功不是偶然,在這里談談我個人的想法。
第一個,就是跨界。現在學校的概念在模糊,除了實體的學校,其實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學校,媒體也是學校?,F在課堂的邊界也在模糊,不是圍著四堵墻就是課堂,它已經跨越了學校來到了山東衛視,來到了媒體。所以,現在很多學生既在實體學校上學,也在虛擬的網絡學校上學,比如看《超級語文課》,他獲得的可能比在課堂上學到的還要多。從這個角度來說,《超級語文課》恰逢其時,得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事情只要順應了大勢,它必然會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我覺得《超級語文課》的創意特別好,這個創意來源于對文化的一種情感,也來源于對大勢的一種把握。還有媒體的使命感,如何在電視中承擔起教育的任務,承擔起傳播文化的使命。媒體把語文課放大,把語文課從課堂中搬到了電視上,它的受眾不僅僅是學生,還有無數的社會人,受眾面更廣。它踩中了一個點,只有跨界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
第二個,就是空間。這個空間是非常大的,實際上《超級語文課》就是那個教室,但是連通四海,沒有邊界。這樣就有更多受眾來支持《超級語文課》,我們的能量就越來越大。還有一個空間,許多優秀的老師涌現在《超級語文課》,是因為這個語文課給了他自由創作的空間。在這里,你可以把所有的積淀、所有的能量都在課堂上釋放出來,這就是一種自由的力量。實際上,教育最根本的就是啟發人的自由精神和自主發展的力量。所以,這種自由空間給了語文老師很大的創作空間,可以使那些真正優秀的語文老師脫穎而出,在這里實現人生價值。
再一個是融合。它是現場的融合,還有多媒體的融合,這使我們的語文課豐富多彩,具有美感,而且具有現代美感。它不是一支粉筆在那講課,媒體的融合使它具有一種現代美感,只有現代美感才能走進現代孩子的心中。我看《超級語文課》的時候,經常看到孩子們眼里有光,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眼中有光;我還看到有時候孩子們眼中會浮起淚花,那就是心中有情,一種家國情懷,會調動起對文化的深厚情感。
還有一條,就是根深。扎根在什么地方?扎根在我們中華文化的沃土中。我們中華文化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所以這個點選的特別好,選好這個點之后又不空,很實在,就是一堂大語文課、超級語文課。深扎在文化土壤中,又深扎在齊魯大地的文化土壤中,很多傳統文化都在這里呈現出來,根深才能葉茂。
《超級語文課》超越了一般意義的語文課,呈現了未來語文課的一種樣態。我們看到了語文,也看到了文化。在這里,給《超級語文課》提幾點建議。
第一,在《超級語文課》的靈魂上進一步挖掘。我建議繼續聚焦文化,聚焦大語文大文化。我希望將來在一些專題性方面有聚光點,比如說傳統的孔子文化、孟子文化,讓行走與這種扎根結合起來。比如到孔子故里上《論語》,到孟子故里讀《孟子》,到荀子故里稷下學宮行走,真實場景的呈現將會拓開一個新的領域。建議把課堂從室內挪到室外,形式要變化多端,可以在散步過程中談,可以老師跟學生一起談。而在課堂內,我建議改變課堂結構,不要坐成一排一排,最好形成幾個討論的區域,進行圓桌教學。圓桌教學的好處是可以培養有自由思想、獨立意識、能夠跟人平等交流的人,而不是培養只是聽課的人。只是聽課,培養不出未來人才。
第二,我們如何在語文的文化中滲透創新意識,開展精神的培養。ChatGPT的出現,包括人工智能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以后可能要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力。在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發揮作用的話,現在語言已經走到前臺來了,而且將會走到更深的前臺。而祖國的語言文字是我們民族的聲音,與我們的祖國語言文字對話就是在感受我們的民族之魂。應該進一步創新,讓孩子們站在課堂中央,站在《超級語文課》的中央,因為學生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在人人可以為師的時代,我們能不能把老師的概念再拓展一下,讓學生真正站在課堂中央。
最后再提一點,這個課無論怎么上,怎么“活”,最終都是生命影響生命,心靈與心靈共鳴,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這一點必須牢牢把握住,這就是所謂的回歸本真,也是教育的本真。所以,這個課最根本的還要回到靈魂上來,回歸本真,然后讓靈魂在這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