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濰坊日報
2024-06-21 14:47:06
原標題:為濰坊中心城區打造“產業客廳”
來源:濰坊日報
原標題:為濰坊中心城區打造“產業客廳”
來源:濰坊日報
在白浪河畔種下一顆名為新型工業化的種子,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歲月更替間,這顆飽含著希望的種子催生出一片片嫩芽,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中盡情生長。萬物盛夏競茂時,從高空俯瞰,奎文區宛如一棵繁茂的柳樹鑲嵌在白浪河畔,跳躍著生命的蓬勃,散發著新型工業化魅力的“產業客廳”在中心城區熠熠生輝。
逐浪潮頭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方。作為濰坊市中心城區,今日的奎文把高質量項目牢牢抓在手,齊魯創智園、動力智谷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建成啟用;傳統產業發展基座夯實壘厚,“老產業”煥發出“新活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拔節生長,新經濟優勢進一步放大。新型工業化發展活力盈溢而出,更好奎文氣象萬千。
“工業上樓”釋放發展空間
奎文區工業歷史輝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奎文轄區就有不少國內知名的工業企業。1994年建區以后,奎文區一度將工業作為主導產業培植,坐擁濰鋼集團、亞星集團等大型企業。
隨著退城進園政策的推進,奎文區發展重心逐步轉向服務業,工業經濟比重越來越小,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先后遷出,工業企業數量大幅縮減,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一度銳減。然而一座城市的煙火氣和生機,既離不開繁華喧鬧的商貿街區,也離不開產業發展的強勁脈動和科技創新的無邊活力。
深刻認識到這一點的奎文,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第三次創業”,大力實施工業二次振興戰略,增強工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支撐、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全力構建規模壯大、結構優化、技術先進、帶動力強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奎文區的工業逆襲之路就此開始,但找準發展方向的奎文,卻面臨著工業用地緊缺的現實難題。如何化解新型工業化發展和城市空間有限的矛盾?
“工業上樓”作為一種工業載體空間新模式,成為奎文的“不二之選”。“工業上樓”并非簡單將廠房平面疊加,或簡單把人、貨、設備搬到樓上,而是通過升級改造產業載體,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推動產業發展能級提升,實現“寸土”生“寸金”。
動力智谷產業園運用好這一思維,迸發產業活力——
走進敬科(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生產的復合機器人可以用“吸盤”精準抓取多種工業原材料,旋轉、移動、放置,按照“大腦”自動分析、設計的路徑,迅速完成運輸任務。“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和深度融合,產品主要面向3C電子、民航物流、新能源等重點領域。較市面上同類產品,我們生產的機器人觸控更加靈敏、防護能力更高,預計今年年產值能達到3000萬元。”敬科(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項目部經理孔令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敬科(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占地僅為1250平方米,但卻將空間運用到極致,把機器人核心控制器生產環節放置到二樓,粗略估算,其畝產值達到驚人的1500萬元。
無獨有偶,與敬科僅“一步之遙”的山東和創智云環保裝備有限公司為了更加高效地運用發展空間,同樣秉持著“工業上樓”思維,用“鋼鐵框架”人為搭建出二樓倉儲新空間,有限破解了空間不足的難題。行走在動力智谷產業園,一步一個“金鳳凰”。這些企業大都有兩個共同屬性——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能,以“工業上樓”為前行方向。
將視角從單一企業放大到整個園區,其“鏈群集聚”效果顯著。“園區聚力發展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裝備、柔性加工制造、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目前已有10余家頭部企業、骨干企業落戶,初步實現了以‘工業上樓’形成產業集聚、提升產業能級。”奎文區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營勃表示。
現階段,以“畝均論英雄”已然成為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新突破口。奎文區把“工業上樓”作為城市空間拓展和集約利用的新興方式,全面釋放發展活力。傳統的工廠不再被局限在地面,而是躍升到高樓大廈中,每一寸土地、每一層樓都被充分利用,實現“寸土”生“寸金”。
“數轉智改”煥發產業生機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是制造業提質增效、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關鍵。裝備制造業作為奎文區的支柱型產業,面對“數轉智改”風口,該如何踏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場場裝備制造企業“突圍記”正在奎文區上演——
走進濰坊浩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數字化示范工廠,“數字化駕駛艙”正在實時監控并操作生產。一輛輛智控物流小車在中樞操控之下,自動開到指定的位置裝卸物料;桁架機械手依托智能化算法,把原料精準送到“上料區”,S型生產線高速運轉。整個過程幾乎不需要人工干預,生產效率提高50%以上。
在奎文,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大力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不斷增強發展動能。不久前,山東富俊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精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獲批山東省2024年度第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
走進山東富俊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操機員程洪武正在數控機床操作面板上輸入程序。根據既定數據,自動化鉆孔、擴孔、鉸孔……不多時,一個誤差保持在3‰毫米以內的模組底座就被加工出來了。這個模組底座將會作為“電機帶動連軸器”的一部分,被安裝到醫療設備上去,幫助醫療設備實現“自由”移動。
“企業從標準件的簡單加工,逐步轉向醫療器械細分領域的非標產品生產,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進行‘數轉智改’,先期投入了500余萬元更新升級了數控加工中心,新上了生產線。”山東富俊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強表示。
骨干企業先行先試,示范帶動更多中小企業乘“云”而上、借“數”發展。奎文區正聚力實施“智造強區”戰略,開展數字經濟突破行動,支持數字化平臺建設,加快推動企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一個個新增長極誕生于“數轉智改”車間里,壯大于升級迭代中,向新邁進、向質而行,傳統產業活力迸發。
“科創大腦”澎湃新質動能
如何進一步化解工業用地緊缺難題?奎文區不少企業給出的答案是保留“科創大腦”,外拓生產基地。
山東四方新域農牧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中型農牧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先進的畜禽養殖系統(包括家禽養殖系統、孵化廳環控系統、熱回收系統、家畜養殖系統、家兔籠養系統)供應商,為國內中糧、正大等眾多的大中型農牧企業提供服務,發展前景持續向好。但因為工業用地不足,該公司便在奎文區保留研發中心和小部分生產廠房,建設行業平臺,將生產基地建到了周邊縣市。山東海潤萬家凈水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如此,把研發中心和核心零部件物聯網智能板生產中心落地奎文區,將其余零部件生產任務全部外包、轉移出去。
科技創新一直是奎文區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底氣所在。即使諸多企業受限于空間、賽道、底蘊等現實問題,但它們都始終堅信“科技創新決勝未來”,不斷以創新之名掀起發展熱潮。
“公司已連續多年研發投入保持在6%以上,建有市級研發中心3所,自主研發的次氯酸鈉發生器、臭氧發生器、智能加藥系統三大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工業廢水、醫院污水、工業循環冷卻水等各種水處理領域,其中,次氯酸鈉發生器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山東和創智云環保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周彬說。從單一企業“著筆”,奎文這座創新之城,正不斷涌動起競逐新質生產力的澎湃熱情。截至目前,奎文區高新技術企業37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29.5%、全市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59.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創新之風,如何掀起?奎文區早已敏銳地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率先尋找適合“本土體質”的優質種子,全面推行“科技+”“+科技”等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創新發起、組建成立了全市首個以街道為主體的“科技智囊團”,緊扣專業、精準、長效“三化融合”的科技型企業培育新路徑,用好科技服務機構、會計事務所等社會力量,從知識產權儲備、研發費用歸集、技術創新點凝練等方面加快科技型企業挖掘培育,將200余家企業納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
從尋找一粒優質種子開始,給足陽光雨露,全力催生參天大樹。奎文區激發出拔節向上的綠色生機,不斷鑄就新型工業化發展新優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