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廣播電視臺、中國戲劇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戲宇宙》文旅季第四站來到了福建漳州,聚焦漳州薌劇(歌仔戲),通過對其發展歷史的探尋,了解兩岸血脈相連的文化傳承,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兩岸人民相濡以沫的情感歷程。
本周六22:30,《戲宇宙》文旅季將播出第四期,推薦人王珮瑜、創演人張淇以及主持人王曉龍一起走進福建漳州:感受土樓文化、體驗閩南風情;觀看布袋木偶戲、提線木偶戲;學唱薌劇(歌仔戲)、錦歌、閩南山歌......最終完成一場集薌劇(歌仔戲)、木偶戲以及流行音樂等元素于一體,國風韻味十足的創演大秀。
古城尋訪非遺木偶戲
喚醒童年純真夢
古城孕育非遺成長,非遺鋪就古城底色,在漳州這樣一個古城與非遺相得益彰的地方,探尋木偶戲別有意趣。張淇和王珮瑜走進木偶藝術表演館,木偶本身是沒有生命的,但是,通過木偶表演藝人靈巧的雙手,木偶就有了靈魂。它不僅可以表現出唱、做、念、打的動作和喜、怒、哀、樂的感情,還可以表演出頂缸、耍金箍棒、舞龍舞獅等高難度技巧。非遺傳承人一出布袋木偶戲《大名府》,輕而易舉地喚醒了大家關于童年的夢想,張淇更是忍不住即興來了段《徐策跑城》。
與布袋木偶不同的是,提線木偶作為“讓木偶活起來”的漳州本地戲種,通常配唱當地劇種薌劇(歌仔戲),傳承人蔡冬梅又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出了改良和創新,使得提線木偶更具特色。嘉賓們跟著蔡冬梅老師學習提線木偶入門的基礎動作,張淇和王珮瑜興致勃勃地嘗試起來,眾人沉浸在提線木偶帶來的童趣氛圍里,為了完成拿東西的動作,張淇試圖用嘴發力,王珮瑜也是一整個手腳并用,在經過不懈嘗試后,終于成功掌握了拿東西和翻書的動作。
薌音裊裊傳鄉情
在熱愛與堅持中迸發新生
張淇和王珮瑜兵分兩路,分別探班豐歸薌劇團和漳州市薌劇團。熱愛可抵萬難,豐歸薌劇團團長蔡冬梅默默無聞地演了20多年提線木偶戲,演到手指無法合并,期間開過出租車、挖過海蠣、當過售票員,直到一條短視頻的走紅,才讓這門傳統戲曲抓住了年輕人的視線,重新煥發生機,目前豐歸薌劇團一年下鄉演出330多場;中國臺灣姐妹花陳禹瑄、陳禹安雖然身處海峽兩岸,但依舊一起致力于薌劇和歌仔戲的傳承;中文系戲曲愛好者畢業之后學習戲曲進入劇團……票友、愛好者、專業人士因為熱愛聚集在一起,構成了劇團的生存狀態,也成就了薌劇(歌仔戲)獨有的人間煙火氣。
都說戲曲是張淇的統治區,他學起薌劇(歌仔戲)來也是毫不含糊。張淇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習、確認,一段《薛平貴與王寶釧》唱得別有韻味,獲得戲曲演員陳禹安的連連稱贊。王珮瑜這一次也跟著薌劇(歌仔戲)演員一起,在漳州的“草戲臺”為大家獻上了精彩表演。聞著空氣中濕漉漉的味道,看著觀眾帶著孩子、吃著冰棍的樣子,王珮瑜被薌劇(歌仔戲)的接地氣深深觸動。她感覺自己又回到了一個演員應該回到的位置上:去到群眾中,去到最樸素的市場里。
張淇pay姐首次合作
上演《身騎白馬》土樓大秀
黃土夯就的土樓,石板上的紋理都記載著漳州的歷史。來到客家土樓,就仿佛來到了《大魚海棠》中鯤的家,為厚重的歷史平添了幾分夢幻。
“古時漳州水當當,風調雨順花果香”,嘉賓們沿著土樓往云水謠走去,于微風輕起時邂逅錦歌傳承人,學起了薌劇(歌仔戲)的起源——錦歌,酒盞和四寶打出的節奏,合奏出水畔別樣的旋律。榕樹下唱著閩南山歌的肖大姐是云水謠別具一格的風景,不遑多讓的張淇也即興演唱了一段閩南山歌,最后眾人合唱《愛拼才會贏》,氣氛融洽。
創演大秀《身騎白馬》最終選擇在土樓內完成,秀在創新基礎上,保持戲曲的統一性,將提線木偶、薌劇(歌仔戲)等戲曲元素與流行音樂唱腔相結合。節目組在承載厚重歷史的土樓里重新打造酷炫舞臺,張淇極富感染力的演唱,絢麗燈光的科技時尚感與土樓建筑極強的故事感和敘述感相融合,快速將聽眾拉到了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愛情故事中。
這是一場土樓奇趣之旅,也是一次薌劇(歌仔戲)探源之行。沿著古城的印記,品味延續1300年的人間煙火氣,探尋薌劇與歌仔戲同根同源的傳承。跟著戲曲去旅行,本周六22:30,山東衛視《戲宇宙》文旅季第四期漳州篇即將播出,山東衛視視頻號、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20:30提前播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