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1日訊 (山東交通廣播記者孫蕊 王鑫淋)在煙臺市萊山區四十里灣海域,碧波蕩漾、物產豐富的海洋牧場之中,一條璀璨奪目的神秘“項鏈”鑲嵌在蔚藍大海之上,這就是全國首個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又被稱為大海上的藍色糧倉。
“數字鄉村齊魯樣板”主題采訪的記者一登上平臺碼頭,映入眼簾的就是長長的廊橋,廊橋全長約800米,寬5米,連接一期與二期工程,共同構成“海洋之星”項鏈造型。廊橋中間圍起的海域,水深約10米,水平面達4萬平方米,三個智能化養殖網箱盤旋組合成直徑80米的“海上花”造型,每朵“花瓣”養殖體積約1萬立方米,可以養殖黑魚、真鯛、斑石鯛等,預計年產魚類15萬斤。
二期平臺主甲板為五角“海星”造型,主體有7層,室內面積為1萬平方米,設有成人、兒童戲水樂園、科普展廳、賓客住宿區等功能板塊,游客在這里還可以體驗“海底兩萬里”、“深海電梯”等互動科技項目。
作為裝備型省級海洋牧場示范項目,“耕海1號”在國內首次將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閑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于一體,開創了綜合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的全新模式。以5G作為智能化的主要支撐,推動漁業養殖、觀光旅游、安全管控向智慧化、信息化轉型,讓傳統海洋牧場無法實現的“可視、可測、可控、可預警”成為了可能。
山東海洋集團耕??萍脊景踩芾聿扛呒壗浝碲w全福介紹,養殖過程中,“耕海1號”搭建的海洋環境監測系統可以對周邊海域水文、氣象、海況、生物等數據開展持續性觀測記錄;智能化養殖管理系統可以全過程管控魚類生長情況,配備自動化餌料投喂設備,精準控制餌料使用數量,無人飛機、無人船舶、水下機器人、自動洗網機等應用于漁業養殖過程,進一步提高了精細化管理水平,減少了危險環境人工作業。
同時,在核心部位安裝姿態和應力監測系統,實時對平臺位移和變形進行監控預警,通過雷達、攝像頭、無人機實時監控周圍環境,確保附近海區環境安全,登程人員佩戴數字手環,實時統計平臺人員數量位置,突發事件及時發現、及時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