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3-06 10:26:03
原標題:2025濟南工業強市如何乘勢而上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2025濟南工業強市如何乘勢而上
來源: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段婷婷
規上工業營業收入連續三年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元臺階,2024年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189.4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5%左右;實現利潤總額429.1億元,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2個和5.4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3%,居全省第2位……2024年,濟南市工業強市建設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的成績單,2025年如何乘勢而上?
“一業一策”穩增長
去年,濟南市產業結構實現新突破,裝備制造、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等八大重點支柱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其中,汽車制造、電子信息占全市規上工業的比重分別達到16.4%、14.6%,較2022年分別提高7.8個和5個百分點,成為引領濟南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支柱。
今年,濟南市將圍繞八大重點支柱行業,“一業一策”制訂穩增長工作方案,以一季度“開門紅”為實現全年“穩增長”打好基礎;推動工業品以舊換新,開展產銷銜接和供需對接活動400場以上,助力企業開拓市場。
實施上億元技改項目超300個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2024年,濟南市累計實施技改項目1399個,其中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395個,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0.3%;愛旭太陽能電池組件成功下線,比亞迪二期、天岳擴產能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全年推進招引重點產業鏈項目130個,落地項目47個。92個項目獲批國家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支持,12個項目獲得工業領域設備更新超長期國債支持。
今年是濟南市“項目提升年”,濟南市工信局將全力以赴抓項目,積極培育新增量、積蓄新動能。年內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300個以上,加快出臺新的標準廠房和新型產業用地政策,最大限度爭取“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資金支持,推動更多重大項目、重大平臺納入國家、省“十五五”規劃布局。
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達500億元
軟件業務收入達到5856億元,同比增長10.2%,工業軟件研究院成功揭牌;恒元光電12英寸光學級鈮酸鋰晶體、山東天岳12英寸碳化硅襯底全球首發,集成電路產業競爭力加快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重點企業52家、產品66個,數量均居全省首位……2024年,濟南市數字經濟持續領跑,優勢穩固。在全省率先出臺《濟南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數字生態總指數居全國第8、全省第1。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穩步推進,新增省級產業大腦、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工賦百景”項目共計77個,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總數達到80家次,均居全省首位。累計建設5G基站5.4萬處;智能算力達到3877PFlops,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前十。
2025年,濟南市將統籌推進高端軟件鑄魂、集成電路強芯等“六大工程”,實施新一輪軟件名城提檔升級行動。推進AI泉城賦能行動,力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扎實推進數字化轉型免費診斷服務,新培育工業互聯網園區2家,確保202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達到80%。有序推進5G網絡向5G-A演進升級,新建5G基站6000處;力爭智能算力規模突破5000P。
培育優質企業1000家以上
省級以上產業創新平臺達到338家,實施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973項,占全省總數的30.2%;新增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405家,優質企業數量突破8500家;新培育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3個、省級數字產業集群3個,省級以上產業集群總數達到37個;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首批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城市。2024年,濟南市產業能級向新攀高,加快躍升。
2025年,濟南市將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新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等產業創新平臺50家以上,入選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500項以上,支持“四首”產品應用推廣。進一步梳理完善重點產業鏈群,多方聯動凝聚工作合力。持續優化政策支持體系,綜合運用資金獎補、股權投資、專項債券等多種政策工具。實施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年內新增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等各類優質企業1000家以上;統籌抓好五支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新培育人才引領型企業10家。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