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3-06 17:34:03
原標題:去年濟南878個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全部實現“交房即辦證”
來源:中國山東網
原標題:去年濟南878個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全部實現“交房即辦證”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新感知3月6日訊 6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7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場。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牛長春介紹,2024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聚焦聚力“項目深化年”,堅持“問題導向、有解思維、服務發展”工作理念,全力以赴優格局、強保障、守紅線、塑風貌、促改革、惠民生,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要素保障各項指標均居全省前列,耕地面積連續四年實現凈增加,新建商品住房全部實現“交房即辦證”,自然資源執法“行刑銜接”機制、不動產“帶封過戶”“云柜臺”等服務模式在全國推廣,為“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多規合一、共繪藍圖,“三級三類”規劃體系逐步完善。多項重點規劃接續獲批實施。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平陰、商河兩縣國土空間規劃獲省政府批復,國土空間近期規劃獲市政府批復。詳細規劃全覆蓋步伐加快。開展27個片區詳細規劃編制,完成12個街區控規批復,為省市重點項目提供規劃依據。專項規劃支撐持續增強。配合推進濟南都市圈空間規劃編制,黃河流域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已形成初步成果。加快編制中心城區慢行交通系統專項規劃,高效服務機場二期、軌道交通二期等重點交通、市政設施建設。
堅持政策創新、精準高效,項目深化要素保障各項指標繼續領跑全省。政策供給更加聚焦。印發“項目深化年”重點任務落實方案,先后出臺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服務高質量發展23條措施、優化土地市場15條措施、優化營商環境10條措施,持續完善“六維一體”項目保障體系和“解決問題送服務”全時對接機制。指標配置更加精準。安排3000畝新增指標專項保障省市重點產業類項目,500余個重點項目用地實現應保盡保。征地報批更加高效。依法依規做好成片開發方案審批權下放承接和調整,優化用地審查報批管理模式,推動成片開發方案隨報隨審、即審即批。土地儲備供應更加科學。創新“帶押收儲”工作模式。完善市級土地儲備庫,對儲備地塊實施全鏈條全流程動態管理。
堅持扛牢責任、守牢紅線,耕地保護和執法監管體系不斷織密織牢。上下同心智慧巡田護田。順利通過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首考”,依托省級巡田程序開展巡田13.6萬人次、29萬公里,搭建市級“田長智治”綜合監管系統,切實打通耕地保護“最后一公里”。保護獎勵力度持續加大。用足用好耕地保護激勵機制,市級向有關區縣和街道發放新增用地指標和占補平衡指標各500畝、激勵資金2000萬元,有效緩解基層耕地保護壓力。縱橫聯動實現閉環執法。在全省建立首個涵蓋市級、15個區縣和28個重點街鎮的自然資源保護聯建工作站,實行“案件移交—依法處置—追責問責—生態修復”閉環管理,執法效能和案件辦理效率明顯提升。
堅持改革創新、用心用情,便民惠企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數字化建設成果豐碩。建成省內首個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完善政務服務一體化審批系統,16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審批服務持續降本提效。持續推出“跨區域辦”“就近辦”“幫您辦”等便利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辦事成本。優化“多測合一”數字平臺功能,實現隨時隨地“掌上辦”,審批時限平均壓縮40%、測繪費用平均降低30%。“濟南不動產”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創新開展涉訴不動產“帶封過戶”新模式,建成不動產電子監督系統等三個平臺,878個新建商品住房項目全部實現“交房即辦證”,惠及群眾46萬戶。
中國山東網記者 劉自銳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