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5-03-22 13:33:03
原標題:濟南擦亮“扁鵲故里”中醫藥文化名片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濟南擦亮“扁鵲故里”中醫藥文化名片
來源:山東商報
商報濟南消息 3月21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中醫藥文化建設的有關情況。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從會上獲悉,濟南成功獲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4個,省級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6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8個,截至目前,實現了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覆蓋。
濟南是醫宗扁鵲故里,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濟南市聚焦“扁鵲故里”品牌打造這一核心任務,科學謀劃構建新體系、統一步調構建新格局、集聚合力強勁新驅動,中醫藥文化強力賦能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會上,濟南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濟南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耿杰介紹,濟南市成功獲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成功獲批全國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4個,省級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試點學校6家,省級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8個,年均開展“扁鵲故里四時養生”主題活動突破千場。
頂層推動,優化中醫藥文化“生態圈”。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中醫藥文化強市建設實施方案》,接續出臺《濟南市落實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中醫藥文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濟南市“扁鵲故里”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6方面16項具體工作強力推動“扁鵲故里”品牌打造,構建“扁鵲故里”文化傳承發展新體系新格局。“扁鵲故里”中醫藥市集、藥膳大賽等活動接續舉辦,為市民奉上一場場精彩紛呈的中醫藥文化盛宴。
全域布局,織密中醫藥文化“服務圈”。參照國家和省有關標準,立足濟南實際,先后出臺市級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建設標準。截至目前,濟南市實現了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文化知識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全覆蓋,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少年兒童全齡全覆蓋。
依托濟南護理職業學院建成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轄區1家高校、1家中醫醫院(章丘區中醫醫院)、2家企業建成全國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濟南市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中醫藥文化旅游景區、主題公園、主題街區等。征集評選“扁鵲故里康養濟南”logo,深化“扁鵲故里四時養生”理念,推出扁鵲故里“佳節”“悠游”“傳承”等系列活動,舉辦中醫藥文化夜市、扁鵲養生節、扁鵲文化泉城行等主題活動,豐富“扁鵲故里”品牌內涵外延。
資源集聚,擴容中醫藥文化“朋友圈”。聚力“中醫藥+文旅康養”。做大做強宏濟堂、神秀谷等中醫藥文旅產業,推進扁鵲康養生態谷、魯澳大健康科技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出中醫藥康養旅游精品線路,獲評齊魯康養打卡地8個、齊魯康養打卡精品路線2條。舉辦濟南藥膳大賽、中醫藥+新產品創意大賽,豐富中醫藥文化體驗。聚力“中醫藥+體育賽事”。
耿杰表示,下一步,濟南將以中醫藥文化建設強勢賦能中醫藥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擦亮“扁鵲故里”中醫藥文化名片。
◎本組撰文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王頌博 張柯
【聚焦】
春季過敏、體重管理?中醫來支招
在3月2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調理春季過敏癥狀以及體重管理,廣安門醫院濟南醫院(濟南市中醫醫院)針灸一科主任、主任醫師萬紅棉以及濟南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韓英向大家分享了幾點“小妙招”。
目前是春分節氣,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但隨之而來的花粉、柳絮等過敏原,卻讓過敏體質的朋友不堪其擾。萬紅棉表示,針對“過敏”,要內外兼修:對內養足正氣,對外防住風邪。
在“養正氣”方面,要調理飲食,百合銀耳羹潤肺,山藥小米粥養脾,薄荷茶散風熱,市民朋友們可以根據自身體質和喜好適當服用。要調整作息,建議在亥時(21—23點)入睡,卯時(5—7點)起床,午休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過長的午睡郁遏衛陽,反而不利于身體恢復。
此外,還可以通過下面三個小妙招來“養正氣”。
揉迎香。鼻翼外緣中點有個穴位叫迎香穴,用食指揉上三分鐘,配合深吸氣,像給鼻子開了扇小窗,立馬通氣。
拍合谷。第二掌骨中點橈側有個穴位叫合谷穴,是全身的“抗過敏開關”,用掌心叩擊合谷穴50下,可以調節全身氣血。
搓肺經。從肩前部鎖骨下緣的中府穴到大拇指的少商穴,順著肺經搓十遍,想象將濁氣從指尖排出,把外邪從呼吸道“掃地出門”。
在“防風邪”方面,萬紅棉表示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空氣中的花粉濃度較高,建議市民朋友們盡量選擇在清晨、傍晚外出。定時清潔家居用品,每周用60℃左右的熱水燙洗床單,清洗后太陽下晾曬,可殺滅99%的塵螨及蟲卵。
近日,國家提出的“體重管理年”逐漸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中醫方法調理肥胖,并不是簡單地降脂、減重,而是調節肥胖者自身陰陽的平衡,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韓英說。
飲食調養。要規律飲食,每餐保持“七分飽”,注意少吃生冷、油膩和高糖食品,避免痰濕內生。中醫強調“藥食同源”,像薏米、紅豆、冬瓜、山藥等,具有健脾化濕之功效,可以把它們做成薏米紅豆粥、薏米冬瓜湯、山藥排骨湯等。
起居調攝。日常生活中,可通過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每晚用溫水泡腳15—2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避免久坐,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每天飲用適量溫水,幫助排除代謝廢物,避免痰濕內生;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晚上11點前入睡,避免熬夜。
運動調理。每天堅持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可以幫助消耗體內多余脂肪。像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導引術,調節氣血,增強體質,對中老年人也比較友好。
此外,韓英介紹,市民朋友們可以每天早晚順時針按摩腹部100次,能夠幫助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腹部脂肪。選擇一些穴位,如足三里(位于膝蓋下方四橫指處),中脘穴(位于肚臍上四寸),天樞穴(位于肚臍旁開2寸),每天按摩3—5分鐘,調理脾胃,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腹部脂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