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商報
2025-03-29 15:03:03
原標題:國色新篇:菏澤牡丹產業的科技蝶變
來源:山東商報
原標題:國色新篇:菏澤牡丹產業的科技蝶變
來源:山東商報
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山東菏澤,這座素有“牡丹之都”美譽的城市,正經歷著一場圍繞牡丹展開的深刻產業革命。千年牡丹,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在與現代科技激情碰撞后,不僅喚醒了古老花卉的全新價值,更催生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化產業集群,為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打造了極具價值的樣本。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葛紅巖 任為
科技賦能
牡丹,作為花中之王,向來備受世人喜愛。而牡丹籽油,作為從牡丹籽中提取的木本植物油,憑借豐富獨特的營養價值以及醫療保健功效,被譽為“液體黃金”。菏澤市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牡丹深加工領域的領軍企業,在推動牡丹籽油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為了攻克牡丹籽油提取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康普生物的研發團隊進行了長達12年的不懈鉆研。他們首創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這項技術就像一把精準的“分子手術刀”,在低溫環境下,不破壞牡丹籽營養成分,將其中的精華精準分離出來。傳統壓榨法提取的牡丹籽油,不僅營養成分有損失,還難以達到嚴苛的國際標準。而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讓牡丹籽油的營養價值大幅提升,并且順利通過歐盟食品級標準的嚴格檢驗。
為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康普生物豪擲數億元,打造智能化生產基地。這里的全自動生產線,如同精密的工業藝術品,借助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從原料入廠到成品出廠的全流程監控。每個環節的數據都被實時采集和分析,一旦出現異常,系統便會立即發出警報,確保生產的穩定性和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去年,公司新增醫用級生產線,按照藥品生產標準建設,進一步拓展了牡丹籽油在健康領域的應用,讓牡丹籽油從普通的健康食品邁向更專業的醫療健康產品。
在產品創新的道路上,康普生物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通過微膠囊包埋技術,成功將牡丹籽油的保質期延長了一倍,還開發出適合嬰幼兒食品的專用油脂,為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優質營養來源。公司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牡丹肽產品,從分子層面挖掘牡丹的營養價值,將牡丹的營養價值提升到新高度。2023年推出的牡丹多酚含片,經過大量臨床試驗證實,具有顯著的抗氧化功效,一經上市,便迅速成為市場新寵,受到追求健康生活人群的熱烈追捧。
全鏈裂變
在天寶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實驗室內,科技帶來的神奇變革正在上演。同步萃取技術宛如一位神奇的魔術師,能夠同時從牡丹鮮花中提取出精油和水溶性多糖,讓原料利用率提升了一倍多。這項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技術,已獲得多項專利,為牡丹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催生出一系列創新產品。
為實現生產的全自動化,天寶牡丹精心打造智能化工廠。工業機器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精準完成每一個生產環節。從鮮花采摘開始,經過運輸、清洗、提取、加工到成品包裝,全流程實現無人化操作,生產效率較以往提升了三倍。不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還提高了生產的精準度和一致性。
天寶牡丹通過梯度開發模式,充分挖掘牡丹的每一寸價值。花瓣提取精油后,殘渣經過處理變身膳食纖維;花蕊則成為富含花青素的功能飲料的原料;就連籽粕也能提取出高蛋白的蛋白粉。公司與高校合作開發的牡丹多酚膠囊,經臨床驗證對調節血脂效果顯著,憑借出色的功效,成為健康市場的明星產品。
圍繞牡丹產業鏈,天寶牡丹打造“一核三翼”的發展格局。以生物科技園為核心,建設研發、檢測、展示中心,成為牡丹產業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同時構建種植、加工、環保三大支撐體系,確保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協同發展。目前,園區已吸引數十家企業入駐,帶動數萬人就業,年總產值突破50億元,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
美妝突圍
在菏澤市中花生物數字化車間里,丹皮酚水提超濾工藝成為推動牡丹美妝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這項創新工藝就像給牡丹精華穿上了一層保護衣,不僅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留存率,還實現了生產廢渣的循環利用,極大地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配套建設的數字化車間,運用先進的視覺檢測系統,對每一片面膜進行全方位檢測,確保每一片面膜都達到最高品質標準。
中花生物的牡丹系列化妝品涵蓋六大品類,從基礎護膚到高端抗衰,從日常護理到醫美修復,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矩陣。核心產品牡丹精華液采用脂質體包裹技術,讓有效成分更易滲透肌膚,直達肌膚底層,發揮滋養和修復功效。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的牡丹多酚凍干粉,經第三方檢測顯示具有顯著的美白功效,幫助消費者改善肌膚暗沉問題。2023年推出的牡丹舒緩修護面膜,憑借出色的舒緩和修護效果,上市三個月便創下銷售奇跡,成為美妝市場的爆款產品。
為提升品牌價值,中花生物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并通過多項權威認證。公司打造的“國色天香”系列產品榮獲國際美妝大獎,電商渠道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復購率高達45%,在激烈的美妝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深遠影響
菏澤牡丹產業的蛻變,是一場全方位的革命。通過建立“企業主導、高校支撐、政府扶持”的協同創新體系,累計投入研發資金數億元,獲得授權專利百余項。與高校共建的產業研究院,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合成高生物利用度的牡丹活性成分,為牡丹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
通過“科技+文化”雙輪驅動,菏澤形成了完整的牡丹產業鏈。去年,牡丹種植面積超過百萬畝,帶動農戶人均增收近兩萬元,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開發的牡丹主題文旅項目,年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綜合收入突破20億元,將牡丹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了菏澤牡丹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菏澤建設了循環經濟示范園,實現生產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投資數億元建設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年處理廢棄物數十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十萬噸,園區獲評國家綠色園區,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菏澤牡丹產業的科技蝶變,不僅讓千年牡丹綻放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更為傳統農業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相信在科技的持續賦能下,菏澤牡丹產業將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為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