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財經網
2025-04-22 15:44:04
原標題:山東這家上市公司起訴蘋果?索賠金額近1.43億元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原標題:山東這家上市公司起訴蘋果?索賠金額近1.43億元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近期,共達電聲(002655.SZ)發布一則重大訴訟公告。公告顯示,日前,共達電聲合法持有的“具有減小尺寸的微型電聲換能器”發明專利權受到侵害,該公司已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金額總計1.43億元。
據有關報道,公告中提及的被訴方“A/B公司”均隸屬于蘋果。為了證實相關情況,經濟導報記者4月22日致電共達電聲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沒有進行正面回應,只表示,“我們不接受電話采訪。”
資料顯示,共達電聲成立于2001年,位于濰坊市坊子區,是專業的電聲元器件及電聲組件制造商和服務商、電聲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共達電聲業績實現穩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2.08億元,同比增長21.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89.05萬元,同比增長41.71%。
公告顯示,被告涉嫌未經共達電聲許可,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共達電聲擁有的名稱為“具有減小尺寸的微型電聲換能器”的發明,專號為200810178576.1,該發明專利所保護的產品主要用于智能穿戴、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具有減小尺寸的微型電聲換能器”的發明專利首次公開于2009年4月,由桑尼奧霍森斯公司申請,發明人為K·澤倫森、A·澤倫森、M·K·安德森;2013年3月,該發明專利權授予了共達歐洲研究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共達電聲招股書,共達歐洲研究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即GETTOP EUROPE R&D Aps,為該公司注冊于丹麥的子公司。
目前,共達電聲已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提交了案號為“(2025)滬73知民初46號”“(2025)滬73知民初47號”“(2025)滬73知民初48號”的民事起訴狀,在取證獲得了更多關于被訴侵權產品的侵權規模的相關證據后,共達電聲完成了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上述三個案件的訴訟金額總計人民幣1.43億元,占共達電聲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21.31%。公告表示,該案件目前處于立案受理階段,尚未進入庭審程序。
此前,對于共達電聲與蘋果的關系有投資者多次在交易所互動平臺進行提問,“公司是否為蘋果直接供貨?”“與蘋果是否有業務上的合作?”相關工作人員回復,“內容涉及公司業務的具體細節,不便答復。”
實際上,這也并不是蘋果第一次因為專利侵權在國內被訴。此前,蘋果曾與每日互動(300766.SZ)、上海智臻、西電捷通等國內公司產生專利糾紛。
經濟導報記者在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時還注意到,去年,一名自然人向共達電聲的這件專利發起無效挑戰。該案在2024年7月29日舉行了口審聽證,并在2024年9月26日作出部分無效的決定,最終合議組在其2024年4月7日提交的修改文本中宣告權利要求1-6,9,13-15無效,而權利要求7-8,10-12,16-19繼續維持有效。
業內人士推測,或有企業采用了“稻草人”策略。所謂“稻草人”策略,是指無效宣告請求案件中的申請人是某個看不出真正關聯的人,這種策略通常被用在企業尚未與對方發生直接的專利侵權糾紛時,此時雙方的沖突還沒有公開化、表面化,企業往往并不想讓對方知悉其在攻擊對方的專利權。
就此次重大訴訟對于業績的影響以及專利部分無效是否會有影響,經濟導報記者以采訪函形式將相關問題發送至共達電聲郵箱,截至發稿,記者暫未收到回復。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