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7-08-13 09:41:08
“這是鳳頭鸊鷉,挺漂亮的一種鳥,以前咱這沒有。這是震旦鴉雀,是很珍貴的鳥。”自從馬踏湖重新恢復了“明晃晃的大水面”,附近魚一村的攝影愛好者鞏本忠就常常到湖上拍鳥、拍魚、拍風景。水蔥、香蒲綠意招搖,白鷺、蒼鷺徜徉其間,魚兒不時浮出水面,盛夏的馬踏湖,在陽光下亮得耀眼。而十幾年前,馬踏湖水面退化、嚴重污染,湖水COD甚至達到1000毫克/升,超過五類水標準20多倍。因為不長莊稼,沿湖村民多次上訪。
水環境的巨大變化,還出現在馬踏湖之外的許多水域。在小清河入海口壽光羊口港,已經絕跡20多年的小銀魚重現小清河。南四湖支流白馬河,發現了素有“水中熊貓”之稱、對水質潔凈極為敏感的桃花水母……2010年底,山東59條省控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這標志著山東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的重要轉折,水環境質量總體上恢復至1985年以前水平。
河里有水、水中有魚,其實是對流域環境最基本的要求,這是還歷史欠賬。經持續加力,到2015年,省控重點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濃度較2010年又分別下降20%和56.3%,圓滿完成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生態山東的決定》中確定的“水和空氣環境質量比2010年改善20%以上”的目標。
2015年底,省政府印發《山東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備受關注的“水十條”在山東正式落地,全面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體系,打造水污染治理升級版,山東水污染治理進入新階段。目標是:到2030年,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6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基本消除,除地質原因外,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于Ⅲ類比例達到100%;到本世紀中葉,水生態環境根本改善,水環境安全得到保障,水環境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水污染的治理目標范圍從單純的地表水質量指標向地下水、近岸海域、飲用水、黑臭水體擴展,同時增設“灘涂底泥重金屬治理、化工企業聚集區地下水污染防控”,“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調輸水水質安全保障”等,將百姓關注化為治理需求,系統治理涉水問題。
山東治水,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創新探索了“治用保”的流域治污模式;二是標準先行,通過具有預見性、逐步加嚴的標準引導企業治污和產業調整。
“治”,就是通過結構調整、清潔生產、末端治理等全過程污染控制,引導督促排污單位達到環境容量能夠基本接納的治污水平。“用”,就是在污染治理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利用流域內季節性河道和閑置洼地,建設中水截、蓄、導、用工程,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轄區內部再生水資源循環利用,減少廢水排放。“保”,就是狠抓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改善生態環境。“治用保”綜合施策,相當于為山東每年增加了30多億立方米的水資源。
2003年,山東省首先從污染最為嚴重的造紙行業入手,在全國發布實施了第一個地方行業性污染物排放標準——《山東省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自我加壓、逐漸加嚴、遠嚴于國標的環保標準的倒逼,逼出了山東造紙行業的蝶變。山東造紙業不僅沒有垮掉,反而產能產值、技術水平在全國領先。循著這樣的思路,山東省先后出臺69項標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地方環境標準體系,推動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推動了造紙等“兩高”行業的結構調整,環保逐漸成為山東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著力點。
隨著水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城市的發展規劃和總體布局也發生了變化。濟寧在城市規劃中將城市發展軸向湖區靠攏,致力打造宜居“北湖新區”,建設“城市水寨”和“濱湖綠心”。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棗莊,正在以南四湖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為契機,大力建設“江北水鄉”,臺兒莊建設的古城水系生態建設工程,已經初步成效。
全省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持續改善的良好勢頭,今年1-7月,省控重點河流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7%、20%。
(來源:大眾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