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2-07 20:35:02
齊魯網青島2月7日訊(記者 張磊 孫楊)
我國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在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后,7號返回青島母港。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成功建成我國第一個深海實時科學觀測網。
本航次歷時74天,航程9600多海里,科考隊員完成了實時潛標作業、深海浮標布放和200多個大洋水文綜合站位調查,并進行了多學科聯合觀測。布放的20套深海潛標、800多件觀測設備多數已經穩定獲取連續3至4年的大洋水文和動力數據,并且實現了大洋上層和中深層代表性深度的全覆蓋,成功建成我國第一個深海實時科學觀測網。本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所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林林向記者介紹,這個航次實現了我們潛標實時化,從單套實時化到整個組網實時化的拓展,同時實現了從一千米的實時傳輸到三千米實時傳輸的功能拓展。這兩個功能拓展對實時掌握西太平洋的海洋環境參數和數值預報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依托這個觀測網,西太平洋深海3000米范圍內的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傳輸從“錄像轉播”實現了“現場直播”,能夠1小時1次實時傳輸。截至目前,深海數據已成功實時回傳3萬多組。這些連續和實時數據將為我國科學家研究西太平洋環流的三維結構、暖池變異及其對中國氣候變化的影響提供寶貴資料,為我國的氣候預報和環境保障業務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西太平洋觀測網負責人王凡表示,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以后科學家就可以實時掌握把控海洋環境的變化情況,跟業務化預報系統相結合,既可以校驗和改進科學研究模式,也可以為氣候和海洋預報提供很好的初始場,從而大幅度改進氣候和海洋預報的精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