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18-11-24 06:21:11
讓沂蒙精神始終激蕩讓黨心民心深情交融
——“水乳交融 生死與共”沂蒙精神與新時代黨群關系理論研討會綜述
□ 本報記者 張國棟 趙琳 齊靜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山東時深情指出,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總書記今年在參加全國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和視察山東時再次強調,要傳承好紅色基因。
殷殷囑托牢記心間,沂蒙精神凝心鑄魂。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黨員干部群眾把沂蒙精神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責任擔當,把紅色基因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生動實踐,不斷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
11月23日,在沂蒙老區這一方記錄苦難與輝煌、承載初心和使命的紅色熱土,展開了一場關于“弘揚沂蒙精神 踐行初心使命”的大學習大研討。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相聚在美麗的臨沂,深情追憶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感悟偉大沂蒙精神,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澎湃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永志不忘的紅色血脈
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樹立起一座高揚理想信念旗幟的不朽豐碑,構建起一個密切黨群關系的時代坐標
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回望以沂蒙老區為代表的山東根據地黨政軍民同心同德、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與會專家學者深切感受到,沂蒙精神之所以不因歲月流淌而褪色,不因時代變遷而黯淡,就在于“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特殊標識。
“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沂蒙人民與中國共產黨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共同創造了巨大的歷史功勛,共同塑造了寶貴的沂蒙精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季認為,“黨的正確領導,對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全面、創造性的貫徹實施,彰顯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傳承發展的強大政治力量。”
省委書記劉家義指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樹立起一座高揚理想信念旗幟的不朽豐碑,構建起一個密切黨群關系的時代坐標,以黨心民心的交織交融,以黨和人民共生死、共命運、共奮斗,回答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為了誰、相信誰、依靠誰這一根本問題,回答了人民群眾為什么堅定跟著共產黨走、黨為什么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這一歷史拷問,回答了什么是忠誠擔當、無私奉獻這一政治課題,回答了如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這一時代命題。
這是沂蒙精神給我們的深刻啟示,是我們永志不忘的紅色血脈。
“歷史告訴我們,對黨忠誠必須是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雜任何水分的。”解放軍報社原副總編輯、少將孫臨平說,“對黨忠誠,必須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根本要求,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對信仰的忠誠、對領袖的忠誠、對組織的忠誠。”
“誰把群眾放在心中,群眾就把誰放在心上。”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志勇動情地說,沂蒙精神誕生于沂蒙老區,發展于齊魯大地。在山東根據地,黨組織和人民軍隊實行民主選舉,實行減租減息、土地改革,組織農民學習文化。“群眾獲得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翻身解放,實現了當家作主,從而把共產黨當成主心骨和掌舵人,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提醒著齊魯大地每一名黨員干部,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2017年6月,新一屆省委常委班子第一次集體學習,就來到沂蒙老區,尋根問本、補鈣加油,錘煉黨性、砥礪前行。兩個月后,省里出臺文件,將弘揚沂蒙精神進一步推向縱深。黨的十九大閉幕后,省委常委班子又到山東黨史紀念館,回顧黨的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傳承紅色基因,更好扛起時代重任。
全省上下把弘揚沂蒙精神與加強黨的建設結合起來,動員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踐行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沂蒙精神成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源泉,為山東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山東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寬闊的歷史視野和更敏銳的時代思維,讓沂蒙精神永放光輝、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群眾笑臉是檢驗一切政策政績的試金石
“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全部工作始終,既解群眾生產生活之憂,又解群眾思想情感之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研討會上,不少專家學者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一段史實:解放戰爭時期,山東出動民工1106萬多人次、小推車30多萬輛、擔架6萬多副,運送糧食11億多斤,支援的戰役占全國的23%。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的民謠,就是沂蒙精神的生動寫照。
軍隊打勝仗,老百姓是靠山。實踐證明,戰爭年代錘煉出的真理,和平發展時期同樣適用。今年當選全國“時代楷模”的王傳喜,
帶領蘭陵縣代村黨員干部群眾奮斗19年,將一個負債380多萬元的落后村,發展成為集體經營性收入1.1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5萬元的鄉村振興“排頭兵”。
“實踐證明,哪個地方的黨群關系好,哪個地方的發展就快,代村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王傳喜就是傳承弘揚沂蒙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館長、少將孔令義說,“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全部工作始終,既解群眾生產生活之憂,又解群眾思想情感之惑,在服務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在向群眾學習中拓展工作視野、豐富工作經驗,在傾聽群眾呼聲中接受監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沂蒙新紅嫂”朱呈镕、最美擁軍人物于愛梅、企業家楷模趙志全、扶貧攻堅“沂蒙六姐妹”……新時代沂蒙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不斷涌現,詮釋著沂蒙精神的時代內涵。
群眾的笑臉就是檢驗一切政策、政績的試金石。山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動員激勵一億齊魯兒女熔鑄紅色血脈,建功偉大時代。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
“山東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令全國矚目,只要改革走在前列,山東就一定能走在前列”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沂蒙精神穿越時空、浸潤齊魯。“沂蒙精神是活的,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具體生活里。”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何中華自豪地說,“齊魯兒女當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新時代有所作為。”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山東有660多萬名黨員,32萬多基層黨組織,走在前列,關鍵在把黨員教育管理好,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好。山東依托沂蒙根據地豐富厚重的紅色資源,打造黨性教育基地,讓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到這里“學習傳統、錘煉黨性”。基地每年培訓干部主題班次500多個、4萬多人。
與會專家學者對山東利用紅色資源鍛造黨員黨性、激發干事創業動力提出建議。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培訓部主任熊欽和說:“目前,井岡山具備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有300多家,2017年培訓學員46萬人,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建議擴寬弘揚沂蒙精神的渠道,培育和發展有資質的社會培訓機構,把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促進老區發展、提升地方形象的紅色教育產業優勢。”
傳承紅色基因,青少年是關鍵。“現在80后、90后的干部越來越多,他們對革命戰爭年代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黨群干群關系缺乏深切體悟,更多是書本上的故事、前輩們的記憶。”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徐聞建議,在講好基本理論的同時,應利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形式,使黨員干部對黨史、國史、民族史,對民情、民意、民心有更為直觀和深刻的把握,不忘本、不忘根、不忘初心和使命。
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征程中,能夠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勇于探索創新是重要“密碼”。孫臨平表示,在新時代,我們要學習沂蒙精神“革命到底、敢于斗爭”的重要品質,特別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必須一鼓作氣、堅定不移,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
今年以來,山東密集部署一系列改革舉措,“勢”起來了,人動起來了,一池春水“攪”起來了。“山東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令全國矚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只要改革走在前列,山東一定能走在前列。”中組部全國組織干部學院副院長張新剛說。
積力所舉無不勝,眾志所為無不成。在新時代長征路上,一億多齊魯兒女奮力拼搏,牢記總書記囑托,正在朝著實現“兩個走在前列,一個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不懈奮斗。與會專家表示,沂蒙精神的火炬,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必將迸發出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和絢麗光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