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海報新聞
2019-01-24 18:54:01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24日訊(記者 李金珊) 24日,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 山東博物館的三件國寶將于1月27日亮相《國家寶藏》,山東專場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更有夕日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演員林心如,變身山東國寶的守護人。據了解,這三件寶物分別是銀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漢簡、明衍圣公朝服和戰國銅餐具。
銀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
《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竹簡,于1972年出土于銀雀山漢墓,一號墓共整理出竹簡4942枚,分長短兩種,長簡占絕大部分,簡長27.6厘米、寬0.5-0.9厘米、厚0.1-0.2厘米,其長度相當于漢尺的一尺二寸;短簡長約18厘米、寬0.5厘米,相當于漢尺八寸;另外發現少量木牘,長約23厘米,相當于漢尺一尺,所謂“尺牘”。 二號墓整理出竹簡32枚,簡長69厘米、寬1厘米、厚0.2厘米,長度相當于漢尺3尺。銀雀山漢墓簡牘包括四類書,第一類是兵書,第二類是論政論兵之書,第三類是數術書,其余歸入其它類。其中兵書數量最大,也最重要,尤其是《孫子兵法》與失傳近兩千年的《孫臏兵法》同墓出土,結束了關于孫子其人其書的千古論爭,意義重大。
明衍圣公朝服
朝服是在比較隆重的大朝會或儀式中穿著的服飾。明代文武官員在大祀慶成、正旦、冬至、圣節及頒降開讀詔赦、進表、傳制時穿朝服,外任官只在三大節、拜牌及迎詔時用朝服。明代官員朝服繼承了唐宋以來的形制,戴進賢冠、穿赤羅衣、裳、白紗中單、蔽膝、革帶、大帶、玉佩、大綬、襪、履等。
戰國銅餐具
這組銅餐具由耳杯、小碟、盤、碗、盒等組成,共計62件。整套餐具分三部分裝在一個銅盒中,設計精巧,制作精良,部分餐具至今保持著青銅原本的金黃色。
1991年冬,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齊魯石化公司勇士生活區的建設,在臨淄區永流鄉張家莊村東發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型墓葬,雖然墓葬槨室被盜,但位于墓室內的陪葬坑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青銅禮器和生活用具,其中的生活用具設計精巧,制作精致,表現出戰國時期齊國手工業發達興盛。這套銅餐具的出土,不僅反映了當時齊國工匠的高超技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齊國的繁榮和興盛。根據文獻記載東周時期,齊國非常強盛,春秋稱霸,戰國爭雄,經濟呈現出空前的繁榮,當時的縱橫家蘇秦描述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可見臨淄在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東方最大最繁榮的城市,齊地的人民也因“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經常聚首宴飲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