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2日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用辯證法的思維向市場各方傳遞“新質生產力絕非技術元素的簡單堆砌,而是創新要素的有機融合”的指引。
2024年,山東經濟在多重挑戰下展現出強勁韌性,山東無數企業通過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實現了逆勢增長,成為山東經濟穩步前行的重要力量。
以山東制造業為例,多年來,海爾從一家傳統的家電企業,始終堅持創新、共贏,一路成長為世界名牌。
在今年全國兩會“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用“尋尖”“拔尖”“頂尖”3個關鍵詞,生動勾勒出一條中國制造業攀登全球價值鏈高峰的創新路徑。
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海爾發力生態體系建設,牽頭制定了工業互聯網系統功能架構的國際標準,填補全球空白。如今,海爾瞄準工業大模型、智慧家庭大模型等技術創新,逐鹿AI新賽道。正如周云杰代表作出的判斷:人工智能將是未來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時代機會。
海信集團董事長賈少謙說,“海信電視正在引領電視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AI時代。”海信ULED全新升級為ULED AI畫質平臺,基于信芯AI芯片、星海大模型以及龐大的影像數據庫,實現了從場景理解到算法匹配,再到驅動渲染的全鏈路AI畫質處理,讓用戶享受超高畫質體驗。
同時,海信AI電視搭載了體育、影視、游戲、育兒等AI智能體,可以讓電視具備類人化的思考和服務能力。現在,海信AI電視正在成為市場上繼AI手機和AI電腦之后的又一產業新趨勢和消費熱點,引領著AI電視的創新方向。
政策千萬條 落實第一條
2024年,濰柴在國內重卡動力市場占有率達到40%、燃氣重卡動力市場占有率超過60%、500馬力以上牽引車動力市場占有率達到40%,高端、高附加值產品的占比加速攀升。
2月25日,濰柴迎來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第800000臺燃氣動力正式下線,與此同時,全新一代燃氣動力WP16NG4.0產品強勢上市。從1.0到4.0,產品迭代周期愈發縮短,迭代速度不斷加快,如今其市場占有率超60%,穩居霸主之位。
2024年,中國重汽實現重卡銷量第一、市占率第一、重卡出口第一,交出了一份令行業贊嘆的靚麗成績單。
中國重汽積極探索新能源車型的運營模式,豪沃TX 612kWh純電自卸車在滿足高穩定性和高承載需求的同時,更以超長續航優勢脫穎而出。車輛搭載全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續航里程可達430km,其電池、電機、電控均由中國重汽自主研發,引領行業向更高效、更可靠的未來全速邁進。
這些數字背后,是山東以大數據為引擎,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推動實體經濟向智能化、高效化躍升的生動實踐。
在山東智造里,看見科技創新、產業創新
一系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科技創新這一核心驅動力。
日前,第17屆全國農機用戶滿意品牌頒獎盛典在浙江永康舉行。濰柴雷沃輪式拖拉機、谷物收獲機、履帶拖拉機、花生收獲機四類產品入選全國農機用戶滿意品牌。
作為山東重工旗下六大核心業務板塊之一,濰柴雷沃聚焦智能農機和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突破,持續引領中國農機產業向高、向智躍升。
在東營時代儲能電池PACK項目的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施工活動。該項目是寧德時代與東營市戰略合作框架下的首個推進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5億元,將新建一條產能為2GWh的生態儲能Pack生產線,并預計每年可實現7.5億元的產值。
這些成績的背后,有哪些關鍵支撐?
智能引領 數實相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
山東的智造變革,本質上是一場生產關系的數字化重構。
在山東天意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焊接車間,機器轟鳴,一片繁忙的景象。為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焊接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改善工作環境,這次訂單天意機械將采用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對PC預制構件智能裝備進行焊接。這些產品完成后,將發往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國家。
以全面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為目標,山東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提質,不斷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在智造里,看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山東行動
“山東智造”,正在催生產業鏈整體質變。
前不久,德州市級重點工業技改項目——群力塑膠年產7萬噸BOPP薄膜生產項目正式投產。新產線達產后,企業年產能將由4萬噸增加至11萬噸,成為全省最大的雙拉薄膜生產基地。
一季度是全年經濟的風向標,企業全力以赴趕訂單,山東各地積極謀劃,加大幫扶力度,以“開局即沖刺”的姿態搶抓全年“開門紅”。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工廠,乘著新時代新征程的春風,山東制造業必將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