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05 10:23:04
齊魯網4月5日訊 群眾選擇生態葬的意愿強烈,一方面是殯葬觀念的轉變,不得不說另一面也是出于無奈,近年來墓地資源緊張,價格飆升,動不動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很多人根本無力承擔。為了讓群眾選擇生態葬無后顧之憂,需要政府部門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務。
今年3月份,濟南下發生態安葬獎補新政,規定2018年4月1日起到2023年3月31日,骨灰撒散或將骨灰全部撒入海、河等,獎補4000元;骨灰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入土,土地可重復使用,不保留標志的,獎補3000元;骨灰或不實行火化政策的少數民族居民遺體深埋不留墳頭、不設墓碑等標志物或在一年內不保留墳頭、去除墓碑等標志物并且以后不再設立的,獎補2000元。
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工作人員曹龍說“ 政策方面是針對2018年1月1日去世之后的,有這個4000、3000、1000元的補貼,有可能很多家屬就覺得政策方面怎么有的有補貼,有的沒有補貼,不太了解,不太理解這個事情。”
目前,山東各地都推出了不同程度的生態安葬獎補政策,但有的金額很低,有的獎補不夠全面,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積極性。同時,組織一次生態安葬還需要大量人力成本。為了保證濟南首屆黃河入海口葬的實施效果,從前期和東營方面對接預定賓館到最后隨船出行保證家屬人身安全,濟南蓮花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不得不身兼數職。
“接打電話的三名工作人員,包括骨灰換裝的話,需要三四名工作人員,需要跟著大巴,包括一塊到東營的話,總體算下來的話應該是需要10個人左右吧。現在來說,人手確實很緊張。”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工作人員曹龍說。
殯葬行業從業人員歸屬感弱,是制約殯葬服務的另一條軟肋。全省123個殯儀館大都屬于自收自支的單位,財政補貼的錢主要用于設備維護,員工工資等還是靠提供的各項服務賺取。
“一天的業務量,現在來說也得四五十具尸體左右,當然我們每天也要進行電話解答,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忙碌的” 談起日常的工作,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工作人員曹龍這樣感慨到。
為了保證群眾利益,民政部門近年來多次開展殯葬服務專項整治行動,嚴查擅自增設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問題。目前,全省殯儀館已全部應用“山東省殯葬信息管理服務平臺”辦理業務,執行殯葬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內容、服務程序、服務承諾、服務監督“六公開”制度,同時積極開設服務項目,更好地滿足群眾多層次、個性化喪葬需求,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閃電新聞記者 劉洋(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