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 花生是我國主要的油脂作物,然而單產不高一直是制約花生產業發展和農民種植積極性的瓶頸。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萬書波用四十年時間跟花生“較真”,他帶領團隊持續攻關,讓低產作物突破高產紀錄,被授予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最高獎。
麥收前后,正是搶種夏花生的繁忙季節。萬書波的團隊格外忙碌。今年,他們的目標是突破畝產800公斤。
萬書波科研團隊副研究員張佳蕾說:“隴上的行距讓它保持在25公分以上,所以穴距就是16公分。花生的胚根,盡量讓它平放。”
東平縣彭集鎮尹村農民王義華說:“希望多收成,有一個好的結果,這種模式能夠成功,推給我的左鄰右舍。”
在植物王國里,花生是“獨一份”的存在——它地上開花、地下結果,在黑暗的土壤中結出果實。但種了幾十年花生的農民卻不懂這些。為了保證出苗率,種植戶每年都會特意選出粒大、飽滿的種子,每穴兩粒甚至三粒灑下去,然后期待著日后的豐收。然而種出來的花生苗有大有小,小的根本結不了幾顆果實,傳統的辦法不僅沒有提高產量,反而造成了種子的浪費。“一穴憑什么非要放兩粒?”這個問題在萬書波的腦海中思考了很久,他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通過每穴單粒播種,并適當縮小株距增加穴數來增加花生的產量。
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萬書波說:“兩粒、三粒甚至更多粒,因為它湊成一塊就造成競爭排斥。我們就把它由兩粒變成一粒,通過群體質量的改善,達到產量的提高。”
用上新辦法,試驗田里的收成出人意料。2014年以來,春花生實收畝產達到752.6公斤,又達到782.6公斤,連續創造了我國花生實收單產的新紀錄。花生摘下了三十多年“低產作物”的帽子,鄉親們每畝還減少用種量4000粒左右。目前,這一成果已經累計在全國推廣2.4億畝,增效342.7億元。
增產不是簡單的2粒變1粒,關鍵是要讓單株的生產力充分發揮。奔著這個目標,萬書波先后發現了土壤、肥料、根瘤菌三種氮源對產量的貢獻,探明了氮磷鉀鈣和控釋肥對衰老與產量的調控機理,于是他牽頭制定了高產精量施肥技術指標,并聯合化肥龍頭企業讓這項技術落地。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崔然介紹:“把花生的需肥規律給我們剖析的比較透徹,我們史丹利就是把研究的這些理論性的來把它進行一個工業化,工業化之后我們把它變成產品。這次主要是就養分的分配,還有養分的釋放周期,我們再做一些詳細的具體參數的交流,對產品的一個改善。”
牢記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這一重要指示。萬書波提出花生全產業鏈重大技術創新的課題,整合全省產學研資源,解決提高產量、降低種植成本、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效益等花生產業的“卡脖子”問題 。山東的花生種植面積全國第二,但平均畝產只有290公斤,與單產最高紀錄還有不小的差距。只有盡快將成果轉化應用,農民才能真正實現增收。
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萬書波說:“農民有個經驗叫“干不播深、濕不播淺”。我們就根據這個經驗,加個生物傳感器,調節播種深度。這樣就把農民的經驗跟高新技術結合起來,這個東西就厲害了。精準化,智能化,播種一次完成,這樣750公斤、780公斤才能從小面積的變成大規模了,否則落不了地。”
今年,萬書波提出的花生全產業鏈重大技術創新課題得到了科技部門的培育和扶持,共同支撐山東花生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萬書波說:“就是以產業的需求組建創新團隊,產業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究什么,這個產業鏈條拉長了,有這么多需要做的事,大家伙都覺得干勁都很大,科研才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