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6日訊 8月24日,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濟南市政府提交的《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草案)》 (以下簡稱《條例(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對該法規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垃圾分類”的概念再次走進市民生活,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生活垃圾分為哪幾類?如何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條例(草案)》均做出了說明。
根據草案,濟南市的生活垃圾分為四類。有害垃圾,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家庭源危險廢物;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織物等;廚余垃圾,指易腐爛的、含有機質的生活垃圾,包括餐飲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餐廚垃圾,農產品貿易市場和居民家庭生活中產生的易腐性垃圾;其他垃圾,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據濟南市城管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陳振華介紹,《條例(草案)》是在國家新固廢法將于9月1號實施之際,提交到濟南市人大進行審議的。“與政府部門發的方案相比,垃圾分類提高到了地方性法規的層面,主要是為了垃圾分類的強制實施。”
根據新固廢法的有關要求,《條例(草案)》從法規的層面,細化了垃圾產生者的義務和責任,并在濟南市首次提出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的概念。“針對不同的單位和區域,明確了管理責任人。通過管理責任人責任的落實,來促進公民和其他單位的義務的落實,和生活垃圾產生者責任的落實。”
除設置具體的處罰條款外,《條例(草案)》也設置了免罰條款。對初次違反分類投放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的個人,可以通過參加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培訓和考試、擔任垃圾分類志愿者等方式,免除相應的行政處罰。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由于城鄉環衛一體化,農村垃圾進入城市的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加上快速發展的外賣、快遞行業帶來大量的包裝物垃圾,以及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濟南市的生活垃圾出現大幅增長。陳振華表示,濟南市生活垃圾的增長量非常驚人。“從2013年全年的164萬噸上升到2019年全年的270多萬噸,年均增幅超過10%。”
為規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濟南市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等環節建立起了全方位、閉環式的監督和管理。
在分類處理方面,陳振華向閃電新聞記者介紹了四類垃圾的處理方法。針對有害垃圾,產生量少、危害量大、暫存困難的特點,濟南市首創了有害垃圾宣傳收集周制度,每月第一周在全市所有小區進行集中收集,確保有害垃圾收集后第一時間進行轉運和處理;針對廚余垃圾,主要采取定時定點投放的方式,居民在家分好類,瀝干水分,在固定時間投放到小區內的固定點位,投放后第一時間進行運輸和處理,最大限度的減少二次污染;針對可回收物,城管部門配合商務部門依托現有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通過公開回收電話,確定統一回收時間,對居民積攢的可回收物進行有償回收和利用;針對其他垃圾,依托原有的環衛垃圾收運隊伍,進行收集和運輸,在末端進行焚燒為主,填埋為輔的處理方式。
陳振華表示,之所以對不同種類的垃圾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主要是為了確保市民分類投放的垃圾得到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嚴禁出現混裝混運,混合處理的情況。”
此外,《條例(草案)》的公開征求意見截止到9月7日。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濟南市人大門戶網站提出意見,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信件、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方式提出。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張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