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3日訊 在鄉村振興大潮中,被稱為“新農人”的年輕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卻回到鄉村,投身農業。今天我們去關注一位85后“新農人”的賬本,在他的賬本中,記錄著收入的變化、農業的升級和鄉村的振興。
在壽光市東斟灌村,一大早,菜農李萬慶就忙著把剛剛采摘的黃瓜,運到合作社過磅、稱重。每次賣完菜,李萬慶都習慣性地記下賬。
李萬慶告訴記者,從今年9月份到現在,光黃瓜就賣了十三四萬,加上今年上半年彩椒,到現在毛收入應該在一百多萬,凈利潤也得達到五六十萬。
像這樣的賬本,李萬慶有大大小小的四本,記滿了他回鄉后的每一筆蔬菜交易。5年前,26歲的李萬慶返鄉種大棚。那時的東斟灌村大力發展彩椒產業,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成為遠近聞名的彩椒種植基地。
李萬慶說:“看到家里種菜的那個時候就掙錢已經多了,我是想著回來試試,看看到底能不能掙錢,父母當時是反對不愿意我回來種棚?!崩钊f慶的父親李德福表示,自己這一輩受累就受累吧,讓下一代少受累。
回鄉第一年,李萬慶種棚的毛收入就超過20萬元,是他在外打工的四五倍。嘗到甜頭的他想繼續擴大規模。恰逢十三五期間,壽光市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推進大棚“兩改”,大田改大棚,舊棚改新棚。借著村里棚改的東風,李萬慶新建了360多米長的大棚,是普通大棚的兩倍長。但一些種菜的“老把式”們不看好。
壽光市東斟灌村村民李義海說:“一開始他回來弄大的,人家就說辦得了還是辦不了,自己干,干不過來?!?/p>
李萬慶對記者說:“別說是300多米的棚,就是200米的棚很少有建的,棚又寬又長,我能從外面值得雇人來干活,咱只是干日常管理的這些事情,管理起來比三個100米的棚要好管理。”
蔬菜大棚變身蔬菜工廠,李萬慶從種植戶變身管理者。2017年,李萬慶毛收入超過了6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里的大棚也越建越大,絕大多數超過200米。去年,李萬慶又新建了一個棚。不過,這次建棚的費用中多了自動放風機等設備開支。
李萬慶說:“勇于接受新鮮事物,有什么先進的設備咱都用上,我建了這個棚,我就把所有的這里頭這些智能放風機、智能卷簾機,包括智能的遮陽機都得用上,然后來降低咱勞動力。咱不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管理更多的大棚?!?/p>
現在,李萬慶毛收入早已突破百萬,全村九成新建大棚也都實現了智能化,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9千元。收入高了,被吸引回鄉的“新農人”也越來越多。如今,村里種大棚的90后超過了17人,80后超過130人。
壽光市東斟灌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生說:“回來的年輕人都是有文化的,有知識,最關鍵的一點,他們是思想非常解放。這些人回來之后,完成大棚的管理人員的更新換代。人才振興又推動了產業的快速振興,也推動了農村產業的新一次的革命?!?/p>
山東臺 姚曉慧 于剛 濰坊臺 郝鵬 王曉冬 付德華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