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4日訊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鄉村振興重要的組織載體。東營市墾利區整合沿黃十幾個村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產業聯合社,變單打獨斗為一體運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讓沙土地長出“金子”。
再過幾天,東營市墾利區北范村的網紋瓜就要成熟了。雖然今年種植規模擴大了不少,但是銷路不用愁,利潤也更可觀。
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北范村黨支部書記趙小華說:“原來賣1塊5,一斤才掙5毛錢,現在采下來是3塊錢,一斤里掙兩塊。”
像這樣的合作社,董集鎮還有11個。然而發展初期,他們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難題。
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前許村黨支部書記許孝軍說:“因為他種一個棚兩個棚,趕集行,自己賣行。人家外商,達不到要求人家也不值當得來。”
單打獨斗無法對接大市場,墾利區決定整合沿黃11個村的合作社,成立產業聯合社,集合近50個大棚統一種植。為了打消農民的顧慮,政府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兜底,保證大棚的收益率不低于6%。
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黨建辦主任石工廠說:“就能保證你這個集體不能受損失。再拿出30%來給沿線這個村集體分紅,實現一次投資,長期受益。”
然而,錢從哪里來?當地政府決定支持聯合社采取多元化融資模式,整合上級涉農資金、當地財政資金以及村集體經濟等,成立專門的國有公司負責運營。
東營市墾利區董集鎮黨委副書記李小鳳說:“由國有公司統一注冊品牌,把握市場方向,實行統一的管理、統一的經營、統一的銷售。”
聯合社帶頭闖市場,董集鎮的網紋瓜訂單不斷,并且成功打入了東營市的各大中小學。
山東金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曉說:“通過這種田間地頭直達學校餐桌的合作模式,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對于學校來說,他們能夠吃到比較安全、新鮮的瓜果蔬菜。”
同時,聯合社還盤活了董集沿黃片區閑置土地1700多畝,建設了果蔬冷鏈倉儲物流基地,實現產供銷一條龍,包括北范村在內的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去年實現翻番增長。
東營市墾利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文娟說:“改變過去那種單打獨斗的局面,這樣呢,能把上級的資金和政策效果最大化,利用最大化,就是實現整個村里的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閃電新聞記者 孫希磊 陳海濤 實習記者 徐現澤 東營臺 魏強 孫林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