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0日訊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等多部門介紹山東生態多樣性保護相關情況。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管言明表示,山東省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目前已構建省、市、縣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體系,相繼開展了海洋生態基礎監測、近海典型生態系統監測、海洋生態災害預警監測等工作,系統掌握山東省近岸海洋生態狀況和變化趨勢。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監測與評價,基本掌握了黃河口等重點海域海洋浮游生物、底棲生物以及游泳動物生物多樣性本底狀況,調查分析了濱海濕地植被、土壤、鳥類、水生生物資源等各生態系統要素的本底狀況和動態變化情況,推進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攻堅行動,開展渤海攻堅海洋生態修復、“藍色海灣”整治等行動,推進砂質岸線修復、潮溝疏通、植被修復及恢復、互花米草清除、底棲生物增殖、活體牡蠣礁構建、退養還海等生態修復工程,恢復海洋生態功能,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水平。
發布會上,管言明強調,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正逐步健全,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在“十三五”末歷史性全面消除劣五類水體的基礎上,又歷史性全面消除五類水體。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9μg /m3,較2017年改善27.8%;重污染天數3.6天,較2017年下降71.0%。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屏障。
自2017年起,山東連續5年開展了“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多部門聯合開展“清風”等系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和震懾了非法獵捕和交易野生動物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部門建立“生態警長”機制,全面實施“生態警務”,組織“昆侖”專項行動,“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始終保持對破壞生物多樣性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近年來,全省共破獲相關刑事案件24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400余名。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管言明表示:“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們將在東平湖開展‘放魚養水’等一系列活動,呼吁全社會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用實際行動爭當生態文明的建設者、美麗山東的參與者、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