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光強
“咱加個微信吧”
“你的名字是毛路?”
“對,因為我喜歡毛澤東”
“為你點贊”
這是3月6日下午,山東團開放日結束后溫馨交流的一幕。
對話的雙方,一位是巴西勞動者電視臺駐華記者毛路(Mauro),另一位則是全國人大代表,菏澤曹縣磐石街道五里墩村黨支部書記、山東銀香偉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銀香。
小小二維碼,蘊藏著山東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和發展密碼。直線距離跨越18000公里的一場“奇妙邂逅”和“夢幻聯動”,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當天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東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草案、預算報告和草案,并向中外媒體開放。開放日吸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香港大公文匯傳媒、中阿衛視、巴西勞動者電視臺等60多家中外媒體的120余名記者到會采訪,現場氣氛活躍。
毛路一到現場,便被不少人認出來。他正是在今年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因用中文自我介紹被發言人劉結一點贊的“大胡子記者”。
作為烏拉圭人,毛路已經在中國工作了兩年多。關心中國農業、農村話題的他,自然少不了對農業大省山東的關注。
山東團開放日現場,他第6個搶到提問機會,用中文“自報家門”后提問說“我了解到山東正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了顯著成效。山東是如何做的?”
全國人大代表,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紅旗進行了詳盡回答。“你是巴西記者,我感到很親切。去年曾隨團訪問巴西,山東與巴西在農業方面交流合作特別多……”
團組開放,讓更多人感受“機遇中國·活力山東”;一問一答,彰顯經濟大省的開放與自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山東團開放日結束后,“意猶未盡”的毛路自然不放過深入了解中國鄉村的絕佳機會,又架起攝像機,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曹村草莓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倩和全國人大代表王銀香——“在鄉村發展中,如何更好發揮年輕人的作用?”“能否介紹一下在實踐中的具體做法”……
“收獲很大,感受到了山東的‘實’,踏踏實實、勤勉實干,我要盡快剪輯成片,把山東的好做法、好經驗傳播出去。今年,我計劃到山東鄉村振興一線實地拍攝”,毛路告訴山東國際傳播中心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