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1-07 05:39:01
原標題:考古助力黃河文明史研究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山東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濟南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4處,國有館藏文物20余萬件,是名符其實的文物大市。“十三五”以來,濟南市考古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在考古調查勘探方面,“十三五”時期,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配合工程建設和文物保護規劃開展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先后組織國家、省、市考古勘探42項,總勘探里程500余公里,勘探地塊面積600萬平方米,發現或復查文物點116處,既保護了地下文物,又促進了經濟建設。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加大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力度,濟南市政府于2020年6月17日印發《關于推進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土地供應前完成考古調查勘探,從根本上解決濟南市建設工程中存在的文物保護問題。
在考古發掘成果方面,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文物保護原則,開展搶救性考古發掘30余項,共發掘面積1.6萬平方米,發掘墓葬200多座,發掘出土文物1200多件,為研究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其中,焦家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寬厚所街遺址入選“全國重要考古發現”;大辛莊遺址獲“國家田野考古三等獎”;梁二戰國墓、藥山漢墓、三官廟漢墓先后獲得“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獎”。截至目前,濟南市共有8項考古發掘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數量之多,僅次于古都西安。
在考古成果挖掘利用方面,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多渠道向社會宣傳考古成果,不斷提升考古成果社會價值。與央視《探索·發現》欄目一起策劃了8集電視專題片《魏家莊漢墓》《濟南劉家莊商墓》《濟南三官廟漢墓》等,宣傳濟南的文物保護成果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提高了廣大市民的歸屬感。2018年,為全面展示考古發掘成果,濟南考古館免費開放,榮獲山東省政府“山東省文化創新獎”。另外,還有20項考古研究成果獲山東省優秀成果一等獎。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大量的考古工作,充分證明濟南地區人類發展史綿延不斷,是黃河下游的重要中心城市,考古成果為中華民族文明史提供了佐證。例如張馬屯遺址發現后李文化時期遺跡,證明9000年前濟南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城址,證明4600年前濟南文明史已拉開序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