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1-05-29 08:45:05
原標題:增強高考改革的滿意度與獲得感
來源:中國教育報
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重要目標。“十四五”期間,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體現為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反映在高考改革中則體現為各利益相關群體能夠有更高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從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來,全國已經有14個省份分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高考改革的成效關系著全國上千萬學子的命運,關系著高考制度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北京師范大學課題組通過持續的跟蹤研究發現,首輪試點省份高考改革落地后,在增加學生選擇性、促進高校科學選才的同時,也在學生選科、學生學習負擔和教師工作負擔等方面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后續改革省份在高考科目設置、考試次數、考試時間等方面都做了調整。2020年,第二輪試點的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四省市按新高考方案招生錄取后,課題組在北京選取4個城區的高中學校,對高中教師、高三學生及其家長發放并回收了2414份問卷,對部分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高考改革方案的認可度與改革成效的滿意度。
新高考改革有利于促進科學選拔各類人才
對調查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我們總結出四點:
第一,高考綜合改革促進科學選才的目標認可度較高。《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是“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調查結果顯示,從教師、學生、家長的視角來看,新高考“有利于促進科學選拔各類人才”的目標認可度最高,其次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可以說,高考的首要功能是促進高校科學選才,新高考在考試科目選擇、志愿填報、招生錄取方式等方面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性,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科目;高校也有自主權通過綜合評價招生、“強基計劃”等方式選擇專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增加了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權。調查對象認為新高考有利于促進科學選拔各類人才,這一結果與前期改革省份的跟蹤評價結果高度一致。
第二,學生滿意度最高,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改革導向。學生群體是高考改革最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因此,學生對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措施、錄取結果等方面的滿意度至關重要。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學生、教師和家長對高考綜合改革滿意度分別是74.30%、72.34%和61.39%,學生群體的滿意度最高。無獨有偶,從項目組對首輪試點省份的高中教師、高中學生、高中學生家長、高校教師和高校學生五類利益相關群體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群體滿意度更高,通過新高考進入高校的學生滿意度最高,遠高于家長和高中教師的滿意度。可以說,高考綜合改革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價值導向。
第三,物理選考人數下降等功利化選科傾向并不明顯。首輪試點省份改革中出現了學生功利化的選科傾向,帶來物理選科人數下降,同時部分地區和學校難以滿足所有學生選課需求,只能實施“套餐制”選課模式。針對這些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教育部下發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引導高校合理限制選考科目要求,第三批啟動改革的江蘇等8省市實施“3+1+2”科目設置方式,將物理或者歷史作為首選科目,大大降低了高中學校實施選課走班的難度。從北京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來看,學生對科目選擇依然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或者趨易避難的情況,可能會選擇易得高分的科目而非自己感興趣的科目,但棄選物理或者化學的情況并不突出,調查對象中分別有67.9%和61.3%的學生選考物理和化學,學生科目選擇趨于理性。
第四,學生和家長對高考改革政策的了解有待加強。人民群眾對改革政策的認知程度也會影響對改革的獲得感與滿意度。課題組前期跟蹤評估發現,學生和家長、高中校長和教師群體均存在對高考改革政策了解不夠深入的情況,但在部分改革阻力較小的省份,政策宣傳的力度也會更到位。這在啟動或者尚未啟動改革的省份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對北京的問卷調查中,超過10%的調查對象對高職考試招生方式、農村專項招生計劃、“強基計劃”、平行志愿填報方式等改革措施“不了解”,郊區高中、普通高中或者家庭收入較低的家長對高考改革“不了解”的比例更高。
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推進新高考改革合力
高考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廣大師生和家長對改革的了解程度與是否認同,關系著改革實施的成效,也關系著改革的方向與路徑。總體來說,改革省份學生群體對改革的成效認可度最高,促進高校科學選才目標達成度高,初步實現了改革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需要堅持改革初心與方向。同時,后續改革省份調整了改革方案,各利益相關群體的認可度較高,學生功利化選科傾向并不明顯,這既說明了政策調整的成效,也說明隨著改革的推進,大家對改革的認可度也在提高。
但是同時,我們也需要意識到,高考改革是一個持續性、長期性、系統性的過程,隨著高考綜合改革在全國范圍內的推進,再加上教育內外環境復雜性和教育系統內部改革難度的增加,要提升人民群眾對高考改革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進一步完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及其相關配套措施。要推進考試技術的科學與完善,以制度的科學性與公平性保障廣大考生的根本利益,增加各類相關群體對改革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其次,進一步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既要加強師范院校對學生發展指導教師的培養和培訓,也需要對現在魚龍混雜的學生發展指導市場進行規范,對高中學校生涯規劃教育進行專業的指導,開發相應的生涯規劃指導課程與技術,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提高自主選擇能力,理性選擇科目與發展方向。
再其次,加強對高中教師等改革關鍵群體的關注與支持。減輕高中教師工作負擔,加強對高中教師適應新高考、新課改相關的全員培訓,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完善高中教師績效考核制度,對高考改革中的額外付出及動態化的工作投入予以適當考量。
最后,進一步加強高考綜合改革的政策宣傳力度。要通過新聞媒體、培訓講座、家長學校等各種方式,加強對家長群體,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和薄弱學校家長群體的政策宣傳,爭取形成更大程度的改革共識與合力。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本文系北京師范大學高考改革研究團隊對北京市高考綜合改革跟蹤評價的調研結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