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2-14 03:09:02
原標題:我的“公筷情結”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張成群
1990年夏天,我即將從濟寧醫學院畢業的前幾天,我和幾位同學幫輔導員老師喬遷新居搬家。忙活了一上午,老師非得留我們在她家吃飯。在朝夕相處5年的老師家,同學們說話、吃飯都比較隨便。飯菜上桌,就見多了一雙公筷、一個公勺。老師說:你們作為醫科大學生,走向社會后,要用自己的良好習慣和行為影響自己身邊的人。就說這個公筷與公勺,就是對同餐者的一種尊重,一來免得吃別人的口水,二來也減少疾病傳染。老師隨意的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時刻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按此去做。
畢業回原籍后,我被分配到山東省魚臺縣腦血管病康復醫院工作,飯局也隨著我交往朋友的增多而多起來。我發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還沒有使用公筷的意識。我說服父母、姐弟,先從自家用餐開始推行公筷。起初,家人還不習慣,我每次在家吃飯時都使用公筷,我不在家吃飯時,母親就往往忘了上公筷。因為我的堅持,再加上我是全家唯一的醫生,說話自然有分量,慢慢地全家人才習慣了使用公筷。
妻子剛進門時,對我家使用公筷就很反感:“就你們醫生自命清高,你看左鄰右舍有幾家使用公筷的,真是多此一舉。”我調侃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只要對健康有好處的事,我們就應當堅持下去。”慢慢地,妻子也習慣了使用公筷,并把它推廣到了我的岳父母家。妻笑曰:用公筷是麻煩點,不過吃得放心,利還是大于弊,也許你是對的,這或許是一種飲食新時尚吧!
公筷也有給我家帶來難堪的時候。記得5年前,家住鄉下的表舅來我家走親戚,席間,表舅一見我用公筷給他夾菜,臉色立馬“晴轉多云”,以為公筷是專門沖著他來的。母親看出了門道,忙站起來說她自己兩天前患了感冒,為了防止傳染給大家才特意多備了一雙公筷。對母親的解釋,表舅將信將疑,雖然那頓飯很豐盛,可主客雙方都吃得不盡興。
2003年非典肆虐那陣子,在公共衛生專家“餐桌革命”的倡導和新聞媒體的督促下,使用公筷、公勺的人多了,可非典之后,一切又照舊了。
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在給全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同時,也給國人的飲食習慣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痛定思痛,重新審視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愛好,其實,從衛生防疫的角度看,每一次聚餐都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積極推廣公筷、公勺、分餐相當于對公共健康安全的一次源頭治理。2020年冬季,我被抽調到魯西南農村參加市政府組織的“衛生下鄉”活動。在農村吃住一個多月,我驚喜地發現,許多鄉、鎮集市的餐館、飯店,大多使用了公筷及一次性消毒餐具。健康的用餐習慣、衛生習慣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組成部分已開始形成。我相信,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的好習慣,一定能夠形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