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7-13 09:16:07
原標題:讓博物館文化更好地發揮鑄魂育人作用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集體采寫
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老專家回信,在廣大文博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是對全國廣大文博工作者的巨大關懷和鼓勵,對激發全社會更好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具有重大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各地考察調研時曾多次走進博物館,為中國特色考古、文化遺產保護指明新的發展方向。“作為基層文博工作者,我們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進一步加強對文物藏品等的學術研究,創新展覽展示方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在保障博物館線下陳列展覽開放的同時,更加注重數字化展示,使觀眾足不出戶‘云觀展’,打造‘永不打烊’的博物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河北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向軍表示,河北博物院將抓住疫情穩定時機,積極開展“快樂學堂”“文博講壇”等品牌社會教育活動,以館內教育項目與館外公益惠民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在遵循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為公眾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服務,讓博物館文化更好地發揮鑄魂育人作用。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博物館,了解紅山文化等史前文化發掘保護情況和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等歷史沿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距離總書記來館已近3年時間,這3年里,全體工作人員時刻牢記總書記對文博人的殷殷囑托,努力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赤峰博物館館長秦小博說,鑒往知來,循道致遠。作為民族地區博物館,赤峰博物館將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文化自信,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各民族之間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而努力。在做好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的基礎上,創新展覽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深化學術研究成果,讓中華文化煥發新時代光彩。
“近年來,黑龍江省博物館各項發展取得豐碩成果,這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有決心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黑龍江省博物館(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覃勁說,“2023年,黑龍江省博物館即將迎來建館100周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擔當使命、凝聚力量、踔厲奮發,挖掘豐厚文物資源中的文化內涵,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活力,講好龍江故事、展示好龍江地域文化,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貢獻。”
陜西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在兵馬俑重大考古發現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座大型考古遺址博物館。該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崗說:“全院將按照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繼續胸懷‘國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加強對秦陵大遺址和出土文物的學術研究,激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讓中華文明的優秀成果真正‘活’起來。”
河南博物院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史自強介紹,近幾年,全院堅持守正創新,立足館藏文物,整合全省文物資源,深入挖掘闡釋文物背后的歷史、藝術、科學、教育等多重價值,推出考古盲盒、“仕女樂隊”手辦等一系列文創產品,讓塵封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潮”起來、“活”起來、“動”起來。下一步,河南博物院將探索“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的博物館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實施“博物館+”戰略,創新展覽展示形式,講好黃河故事;做大做強文創產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文化需求,讓更多的中華文明優秀成果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承展示。
“這10年是我國文博事業步履堅實、飛速發展的10年,既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又增強了群眾的文化自信。”山東省古建筑保護研究院院長孟令謙表示,山東是文物大省,近年來圍繞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做了大量工作。7月10日,山東省古建筑保護研究院等發起的山東省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在山東濟南成立。未來,該協會將團結全省廣大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管理工作者,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進行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方法、科學技術的研究、運用、推廣和普及,促進山東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與研究。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博物館副館長董勁林深刻感受到國家對文物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等方面的高度重視。“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這是對我們文博工作者最大的鼓勵,也對博物館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與要求。”董勁林說,近年來,柳州市博物館積極利用館藏資源優勢開展各類館藏文物精品展,開展“博物館進校園”系列活動,讓文化遺產廣泛走進日常生活。同時,推動文物活化利用,研究數字化手段探索文物保護、研究的新思路,以文博資源賦能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努力踐行博物館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保護者、傳承者和“當代文化引領者”的工作理念。
“作為新時代的博物館人,我們一定要馳而不息地深化學術研究,把文物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闡釋清楚,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當代價值、世界意義提煉出來,呈現給公眾,實現學術研究的創造性轉化。”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表示,“要不斷創新展覽展示,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用豐富多彩的展示手法、社教活動、文創開發等文化供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要積極推進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為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統稿:韓潔,參與采寫:李秋云、范海剛、阿勒得爾圖、張建友、秦毅、張瑩瑩、蘇銳、郭凱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