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8-12 09:47:08
原標題:特色辦學促發展 百花齊放春滿園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第七中學(以下簡稱“七中”)自建校以來,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高度重視德育、強化智育、發展體育、探索美育、開發綜合實踐勞動教育,努力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打造特色文化 促進學校建設
一所有影響力的學校必然要有自己的文化。建校之初,七中就確定了“穩起步、高發展、創品牌”的辦學思路和“百花教育”核心文化體系。
辦學思路:穩起步,全面穩妥地開展學校各項工作;高發展,形成自己的高端發展模式;創品牌,向著省級名校的目標努力。
百花教育:秉承“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遵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教育哲學,努力為學生和教師搭建學習與發展的平臺,創設適合師生發展的教育環境,綻放更美的自己。
基于此,七中著力創造以文化人、立德樹人的良好環境。校園內設有“孝禮園”“耕讀園”“樂習園”三大主題園區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偉大的祖國”“可愛的家鄉”“美麗的學校”為主題的四塊展板;教學樓內,設有黨的十九大精神主題展區、黨史學習教育長廊、中國精神長廊;教室內張貼嶄新的國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開發特色課程 培育核心素養
七中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頂層設計來指導課程改革,以大德育課程體系為引領,切實開展特色教育和校本課程實施。
學校構建了基于“誠善”文化的“46810”大德育課程體系,即“四領域、六精準、八路徑、十品格”。以大德育課程體系為引領,先后開發了“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研學旅行”“行走夏津,探秘椹園——夏津縣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頤壽園生態文化之旅”“感受自然之美,體會人地和諧——夏津縣九龍口濕地公園研學之旅”等校本課程。
這些課程依托夏津縣豐富的地方資源,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設計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農耕文化、自然生態、現代科技企業為主題的課程內容。課程以研學活動為主線,采用項目引導的學習方式實施。
學生在研學中一路歡笑一路歌,游中有學,行中有思,通過游覽、探究、體驗等互動認識了自然和社會,感受了夏津特色的黃河文化、農桑文化、農耕文化和傳統文化,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參與研學的教師表示:“最好的課堂在路上,研學旅行讓世界成為課堂。”“世界上居然有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記住知識點的地方,生物老師講的有關植物生長繁殖的知識點,在桑樹林中得到了見證,加深了記憶。”“體驗到了課本中提及的真實場景,感覺課本上的知識就在身邊,真正了解了夏津的優秀文化,獲取了真知,汲取了成長的養分,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學生說。
這些課程是七中充分開發本地資源,把紅色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發結合起來,將紅色教育本土化、課程化的重要成果,受到了有關專家和省市縣教科研部門的高度評價。
開展特色活動 強化德育工作
七中通過多種形式,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平臺,讓紅色教育扎根于心。
常規教育,潤德無聲。七中通過開展周一“升旗儀式”,每日誦讀紅色詩歌、齊唱紅色歌曲、校園紅色故事廣播等日常校園活動,根植愛國主義情懷;將傳統節日、重要時間節點的主題內容融入到教學中,助推紅色文化傳承;推行紅色文化教育“五個一”活動,推動紅色教育在各個層面落地生根。
主題活動,豐富多彩。“重走革命路”紅色之旅活動,每年清明,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夏津縣烈士陵園開展祭掃活動,讓學生感悟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紅色經典大家唱”活動,全校學生學唱紅色革命歌曲,讓學生的思想與靈魂受到深刻洗禮;“紅色故事進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看紅色經典,做時代新人”活動,組織學生閱讀紅色經典書籍,觀看紅色革命影片,增強青少年對黨和國家的熱愛之情。
建校以來,七中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中華經典誦吟特色學校、山東省紅色文化傳承示范校、山東省學校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學校文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德州市地震教育科普示范學校、德州市第三屆市級文明校園、德州市基礎教育名校、德州市“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碩果滿園。
特色辦學促發展,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后,七中將繼續探索實施校本課程,創新開展“百花教育”和“紅色教育”,培養學生“綻放最美的自己”!
(昝洪濤 王振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