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9-08 10:31:09
原標題:良渚豐富了人類對于“文明”的定義
來源:人民政協報
本報記者 王慧峰
近日,國內首檔世遺揭秘互動紀實節目《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第三季開機的消息傳來,很多年輕觀眾聞訊興奮不已。對于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來說,雖然節目已至第三季,但對于第一季的印象記憶猶新。
“這是實證了中華文明5000年歷史的地方,我想不出還有哪里可以替代。”
2021年1月31日晚間,《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第一季亮相浙江衛視。節目開播,從故宮博物院退休的單霽翔化身世遺推廣人,力主良渚古城率先亮相。
事實上,出于收視率的考慮,良渚古城遺址并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現在只有個遺址公園,可看性比較低”。節目組內部對此也爭論不下,但單霽翔堅持第一集“應該是也只能是良渚”。
一直以來,“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被認為是婦孺皆知的常識,但這個結論在良渚申遺成功之前,卻沒有真正走向世界。正是良渚古城遺址實證了中華5000年文明史并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良渚古城不僅實證了中華5000年文明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類對于‘文明’的定義。”單霽翔說。
良渚古城遺址對于“文明”的補充詮釋之一就是水利工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良渚水利工程的評語中說,它改寫了世界水利史。良渚水利工程修建于距今5000~4700年,是中國乃至世界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遺址,比“大禹治水”的傳說還早1000年。
單霽翔介紹,良渚古城的外圍水利系統主要包括6處高壩遺址、4處低壩遺址和1處長堤遺址。良渚水利工程的功能首先是防洪。借助自然山體,通過高壩圍成一個水庫區域,下雨時起到積水的作用。如果雨量過大,積水漫過高壩,高壩外圍的低壩就可以起到保護作用,阻止大水漫淹古城。低壩外還有長堤,能進一步防止水患。“5000年前的先民們既沒有精密的勘測儀器,也沒有大型的施工設備,卻能通過科學選擇與設計,創造出如此巧妙的水利工程,古老的智慧可見一斑。”單霽翔感慨道。
“防洪以外,當然還要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單霽翔告訴記者,良渚人的主食是稻米,考古學家在莫角山東坡發現了大量碳化稻谷,估算為1.3萬千克,堪稱國家糧倉。在稻作農業地區,引水灌溉自然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據考,良渚人開挖了一條東西走向的河道,把生活區和稻田區隔開。除了起到蓄水、防洪排水、灌溉作用之外,河水還可以作為日常飲用水。可以說,良渚水利工程不僅設計合理、功能多樣,而且還考慮到了民生細節。“良渚人的智慧與幸福可見一斑。”他說。
良渚古城跟歐洲的威尼斯一樣,是個水城。古城9個城門中,8個都是水城門,需要借助舟楫通行。因此水利工程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通過高壩、低壩調節水量,起到運輸作用。單霽翔所著《大運河漂來紫禁城》一書,就是從大運河的物質運輸和文化交流作用講起的,其中有專門的章節講到運河沿岸的水利工程,與大運河水利工程關系密切的沈括就是杭州人(錢塘人)。
根據設定,當時《萬里走單騎》每期節目錄制最后都有一個守望行動。“良渚的守望行動設定是13分鐘。”單霽翔解釋說,因為申報世界遺產的過程一般都有陳述環節,陳述要簡短、精彩、透徹。各國的代表根據陳述和申報文本表態發言,決定是否同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址的申報過程,從陳述到表態發言、確認,只用了13分鐘。最后,主席拿起象征申遺成功的小錘子輕輕一敲。“這輕輕的一錘,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的重錘。”每每想到這13分鐘,單霽翔都會心潮澎湃,“這是專屬良渚古城遺址的13分鐘,意義重大。”
節目組后來給嘉賓們附加了一個任務,在遺址公園中尋找路人一起加入守望行動,并且要求這些人的年齡加起來需要滿足5000歲。尋人的過程,讓單霽翔真切感受到了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魅力。疫情并未阻擋人們探尋根源的腳步,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熱情支持,最后200多人加入13分鐘守望行動中。
“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算下來大概也是 200代人。我們的歷史其實就是這200代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在現場,看著人群中的孩童、學生、老人用微笑和行動宣誓,那一張張自豪的臉龐讓單霽翔深深動情。他一直記得自己的老師、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說過的那句話,“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都是從總結自己的遺產開始的。”他更加堅定,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就是讓更多的人明白這些世界遺產究竟發生了哪些故事,這些故事和我們的當代人血脈相承的東西在何處,這些文化內涵讓我們不至于忘了根,才能使中華民族真正找到文化自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