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9-15 10:25:09
原標題:跟共產黨,走光明路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跟共產黨,走光明路
來源:人民政協報
全國政協委員 許進
在“委員讀書漫談群”開設的“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專欄,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講述了九三學社成員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攜手前進的歷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統一戰線政策100周年。在這個歷史時刻,回顧九三學社在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道路,對于堅持愛國統一戰線的正確發展方向,把握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方位,發揮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為建立新中國而進行的斗爭
許德珩先生與毛澤東同志相識于五四運動時期的北京大學圖書館;1919年,勞君展女士加入了由毛澤東、蔡和森同志創辦的新民學會。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中,他們結下了友誼。
1919年5月4日中午,天安門前匯集了北京各學校的3000余名學生。大會宣讀了學生會委托許德珩起草的《北京大學生天安門大會宣言》,即《五四宣言》。《五四宣言》向全國的學生、民眾吶喊:“山東亡,是中國亡矣!我國同胞處其大地,有此河山,豈能目睹此強暴之欺凌我,壓迫我,奴隸我,牛馬我,而不作萬死一生之呼救乎?”
趙家樓的大火燒起來后,大部分同學迅速離去。許德珩準備集合起在場的同學們結隊返校,但是沒有人聽他的指揮了。他被聞訊趕來的軍警逮捕了,與另一位同學一起被綁在一架獨輪車的兩側,押往京師警察廳,關入牢房。
許德珩判斷他們將被殺頭,就對同學說,十八年后又是一條好漢!當后來蔡元培、陳獨秀等人迎接學生出獄時,許德珩對京師警察廳總監吳炳湘慨然說道:“我們十分清楚,我等學生在這里多被拘留一天,對國民就多刺激一天,倘若我等三十二人皆被爾等所殺,可以喚醒全中國四萬萬的人民,我們不走,我們要把牢底坐穿!”
1936年10月的一天,中共黨員徐冰、張曉梅夫婦到許德珩家做客。他們說,現在延安的物資十分匱乏,情況十分困難。干部指揮作戰時沒有表,冬天來了,大家腳上還穿著草鞋。許德珩、勞君展夫婦聞聽后當即表示要買一些物品送給毛澤東。徐冰說,最近有車去延安,你們要買東西就抓緊時間。許德珩、勞君展決定傾家中的積蓄購買成生活用品,送到延安去。
為了避人耳目,由勞君展與張曉梅兩位女士到東安市場買了十幾塊懷表、30多雙布鞋和一些火腿。她們雇了一輛人力車,由張曉梅把東西押運到秘密的地點,轉送延安。分手時,張曉梅問勞君展,是否需要毛澤東同志寫個收條?勞君展回答說,我們送給潤之的東西怎么能要收條呢?
1936年11月2日,毛澤東在收到這份道義上的支持之后揮毫致謝,他在信中說:“我們與你們之間,精神上完全是一致的。”“為驅逐日本帝國主義而奮斗,為中華民主共和國而奮斗,這是全國人民的旗幟!也就是我們與你們共同的旗幟!”
九三學社的建立
1944年,抗日戰爭進行到第7個年頭,進入最困難的時期。
客居重慶的五四運動勇將、少年中國學會骨干許德珩決心以五四運動民主科學的精神團結知識分子行動起來,堅持抗戰到底。于是,許德珩的家成為民主科學座談會的會場,當年的五四青年共同繼承和發揚民主科學精神,共商救國之策。
民主科學座談會逐漸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經常性的聚會。
1945年8月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應國民黨總裁蔣介石之邀到達重慶,商談成立聯合政府之事。9月9日,毛澤東約許德珩、勞君展夫婦見面。分別20多年后,大家在抗日戰爭勝利之時重逢,十分高興。
毛澤東對許德珩說,記得我們在北大好像還有個組織呢。許德珩說,我們參加了李大釗先生發起的少年中國學會。毛澤東對勞君展說:你是知道的,我這個人怎么會打仗呢?我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啊!
敘舊之后轉入正題,他們交換了對時局的意見,許德珩、勞君展向毛澤東介紹了他們發起民主科學座談會,剛剛更名為九三座談會的情況,毛澤東聞之十分感興趣,鼓勵他們將座談會發展成為一個永久性的政治組織。許德珩、勞君展聽后面有難色,認為參加座談會的人數不多,發展成為一個永久性的政治組織有困難。
毛澤東鼓勵他們說,盡管人數不多,但每位成員的影響都很大。
毛澤東的建議給予許德珩、勞君展很大的鼓舞,他們決心以毛澤東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將民主科學座談會辦成一個永久性的政治組織。
這就是九三學社的緣起。
1946年5月4日,九三學社在重慶舉行成立大會并選舉出16位理事,8位監事。他們是九三學社最早的核心成員,他們全部是教授、著名學者。
1985年9月2日,九三學社舉行建社40周年紀念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代表中共中央致賀詞,他指出:
九三學社是我國的民主黨派之一,具有愛國的、進步的優良傳統,40年來一貫同我們黨親密合作,風雨同舟,并肩戰斗,為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中國共產黨為有九三學社這樣志同道合、患難與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親密戰友,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興。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中國的“兩彈一星”事業,是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23位科學家頒發、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其中王淦昌、鄧稼先、陳芳允、趙九章、程開甲5位是九三學社成員。
2021年9月23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上,楊先生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為題目,深情地回憶了一段往事。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后,遠在美國的楊振寧從新聞報道中看到鄧稼先名字的英文拼音,他肯定這就是他的好友,心中激動不已。但是,有美國報刊說,中國人的原子彈是由美國科學家參與做成的,他將信將疑,總想解開謎底。
1971年,楊振寧第一次回國探親。他向周恩來總理請求會見鄧稼先,周總理同意他們在鄧稼先的家里會面。
見面后,楊振寧試探性地問鄧稼先:稼先,你在哪里工作啊?鄧稼先回答說,我在京外工作。后來,楊振寧問他的親戚,京外是什么單位?親戚告訴他,哪有這個單位,這是人家不愿意告訴你在哪里工作。
探親假期結束,楊振寧離開北京,經上海返回美國。在飛機舷梯旁,他忍不住問前來送行的鄧稼先:“稼先,我在美國聽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搞的,她叫寒春,這是真的嗎?”
鄧稼先欲言又止。面對老朋友的詢問,他不愿意撒謊說不知道。無論他回答是或者不是,都會暴露他參加原子彈研制的身份,將違反保密紀律。稍稍停頓,他對楊振寧說:“你先上飛機吧。”
送走了楊振寧先生,鄧稼先馬上將這件事向上級報告。周恩來總理得知后立即通知鄧稼先:“可以告訴楊先生,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制的。”鄧稼先馬上給楊振寧寫了一封信,派人乘飛機送到上海。
在上海市領導舉行的餞行宴會上,楊振寧收到了這封信。他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當看到鄧稼先寫的“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是由中國人自己研制的”這段話時,楊振寧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不得不起身離席到洗手間去宣泄一下感情。
38年后,2009年,楊振寧在接受鳳凰衛視記者采訪時談起這段往事,他說:“當時自己不知道為什么眼淚就流了出來。后來有人問‘你為什么流眼淚’,既然有人問了,我也就想了,為什么流眼淚呢?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感情震蕩,為了民族的自豪?為了稼先而感到驕傲?其實我也說不清楚,當時的感情可能很復雜吧。中國兩彈一星的發展,其重要性是沒法估計的。這件事情對于中國、對于中華民族、對于亞洲的歷史、對于世界的歷史,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在大家祝賀他百歲誕辰的聚會上,楊振寧最后說:
在這個信的最后他這樣給了我一個期望,是“但愿人長久”,他把“千里共嬋娟”改了一下,變成“千里共同途”,當時我看了信以后沒有看懂這句話。“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呢?我后來想了想,知道這是一個很深的意思。最近這個信發表了以后,仔細看了以后,我覺得今天50年以后,我可以跟鄧稼先說: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說,我這以后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矚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的。
至今為止,共有13顆以九三學社社員名字命名的永久性小行星在浩瀚星空中遨游。九三學社真是群星璀璨。
追求愛國民主科學,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和衷共濟是九三學社老一輩領導人的自覺選擇和政治交代,是九三學社積久沉淀的政治信念和光榮傳統。時至今日,這一光榮傳統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依然煥發著時代的光華,依然是推動九三學社各項事業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一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謹以許德珩在1949年6月為《光明日報》創刊的題詞作為本文結尾:
在毛澤東旗幟之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這個落后的農業國家,很快的建設成為新的、民主的工業國家,這才是我們的光明之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