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09-15 10:25:09
原標題:打造不一樣的“濱濱學堂”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打造不一樣的“濱濱學堂”
來源:中國青年報
“濱州是我家,我愛我的家,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濱州人,我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家鄉貢獻一份力量。感謝‘濱濱學堂’提供的平臺和機會,讓我們能夠把學到的知識、見過的風景、經歷的事情分享、傳遞給濱州的小朋友們。”山東大學志愿者方嘉卉感慨。
方嘉卉口中的“濱濱學堂”是團濱州市委于今年7月啟動的暑期留守兒童關愛項目。為著力緩解假期留守兒童看護難題,團濱州市委組建以“青鳥計劃”濱州學子群體為主的志愿服務團隊,服務對象變身工作力量,為留守兒童提供親情陪伴、興趣養成、自護教育為主的課程服務體系。
志愿者是“濱濱學堂”的主體力量。6月21日起,濱州市各級共青團組織集中發布“濱濱學堂”志愿者招募公告,將熱愛教育事業、思想素質好、有專業技能作為招募條件,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累計發布招募公告2000余次,共吸引800余名志愿者報名。
來自中央財經大學的張子軒正是看到招募公告后,和幾名濱州籍同學一起報了名,成為濱城區杜店街道“濱濱學堂”的首批志愿者。
除吸引“青鳥計劃”濱州學子之外,團濱州市委主動對接省內各高校“三下鄉”志愿服務團隊,整合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等“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資源,組建了一支404人的高水平、高素質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團隊。
“濱濱學堂”同時注重吸納青聯委員、教師、社工、非遺傳承人等群體加入。山東省齊魯文化英才、國家一級演員張明霞為青少年帶來濱州非遺-呂劇公益課,濱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劉海航為青少年教授書法課,這些人群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志愿服務專業性、針對性,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
不同于社會上的輔導班,“濱濱學堂”志愿者們需要以“親情陪伴”為主要內容,同時為留守兒童提供涵蓋黨史學習、衛生知識、自護教育、興趣養成等多個服務模塊。
志愿者們通過耐心溫暖的陪伴、靈活趣味的宣講以及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員們樸素強烈的愛國情懷、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還通過講授自護、健康等知識,提高學員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
在沾化區黃升鎮的“濱濱學堂”,志愿者們為學員講解防溺水知識,通過與學員們做游戲、進行生動形象的現場展示等,向學員們講述防溺水重點及如何科學施救,為學員們的暑期安全保駕護航。
團濱州市委鼓勵志愿者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孩子實際需求等,設計開展特色課程,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激發孩子們的熱情,幫助孩子們開闊眼界、愉悅身心。其中,來自澳門的中國海洋大學學生陳柏霖給學員們講授“澳門文化漫談”,向學員們講解各地特色文化。
團濱州市委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則,將志愿者培訓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崗前,組織專業教師開展志愿服務精神、濱州歷史文化底蘊、課程安排方略、應急演練等培訓15場,為志愿者高效上崗蓄能充電。崗后,社區組織志愿者開展“教學互鑒、心得交流”活動,分享教學經驗、疑難問題,研究教學計劃。
鄉鎮(街道)為大學生志愿者統一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為外地志愿者提供食宿保障。志愿服務結束后,由各級團組織出具社會實踐證明,并結合志愿服務者工作情況,向其所在學校進行客觀反饋,激勵志愿青年更好地學習成長。
“‘濱濱學堂’是一項育人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方面讓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同其他兒童一樣,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成長,也為大學生‘長才干、作貢獻’提供了一個實踐平臺。”團濱州市委書記崔志勇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 通訊員 馬振棣 許甜甜 來源:中國青年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