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2-09-16 08:49:09
原標題:深入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金臺隨筆)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深入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金臺隨筆)
來源:人民日報
歷經22年復建、布展,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崇外大街磁器口東北角的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前不久正式揭牌開館。紀念館原址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被專家認可、有史料可查的曹雪芹在北京的居住地。故居具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其復建開發也是推動文物活化利用的一個生動案例。
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開館,為北京又增一處紅學文化新坐標,對推動《紅樓夢》的當代傳播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中外紅學愛好者、市民和游客來說,這里也是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文物消費新場景的一個好去處。據了解,紀念館將與北京市留有曹雪芹足跡和印記的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城市副中心張家灣的曹雪芹墓等串聯起來,構成北京曹雪芹與紅學文化游的經典線路和旅游產品。將來,游客來北京不僅可以逛故宮、游長城,還可以踏著曹雪芹的足跡游北京,感受全國文化中心的獨特魅力。
名人故居有著獨特的價值,是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樞紐,也在城市發展中起到傳承文脈、豐富景深的作用,不僅可以彰顯一地的文化內涵,還可以實現“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應注意的是,名人故居不會自動帶來流量,更不會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現實中,一些名人故居尚處于淺開發階段。因此,做好名人故居的保護與開發,要在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上做文章,在尋求其與當地歷史積淀、風土人情等更好結合上下功夫。
我國居民消費已經步入快速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人們不再滿足于“到此一游”式的打卡,更青睞深度的文化體驗,旅游的個性化需求日益旺盛。旅游業應時而變,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才能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在這方面,名人故居的深度開發大有可為。比如,青島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曾有幾十位近現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在此居住生活。當地精心設計“跟著名人游青島”旅游產品,3條文旅線路,連接起50多處名人故居,100多處老街老景,游客可以進行深度體驗。在浙江紹興,沿著魯迅研學之旅,人們可以看一看作者筆下的三味書屋、百草園,坐一坐烏篷船,體驗水鄉的美好和靜謐……從“游景點”到“品文化”,從單個景點的經營到以不同文化主題串聯景點景區,文化和旅游實現多領域、多方位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文化名人資源的深度開發,也有利于旅游業提質升級,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創新保護利用方式,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我們定能感受到弦歌不輟的傳承,讓我們的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