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9-17 14:22:09
原標題:回鄉偶記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回鄉偶記
來源:農民日報
從齊魯大地歸返滬上家鄉,離家時蕭瑟的田野,到此時已是滿眼青翠,心頭浮現一行詩句“彼黍離離,彼稷之苗”,不過這句詩若換成“彼稻離離”可能更為貼切。農歷八月的上海郊區,水稻已經抽穗,成片綠油油的稻田像一張綠色的地毯四處鋪展。
兩地奔波,讓我想到古代北魏時期有一批“雁臣”,他們秋來春往,往來于洛陽的繁華宮闕與平城的塞北部落之間。騎馬所過之處,是河東的表里山河;風帽下銳利的眼睛所看見的,是麥作農業和草原游牧的涇渭分野。相較于南北馳騁的古人,每年兩度來往于上海與濟南的我,有著現代科技所提供的方便,三個小時便能走過相同的路程,但千里往來的羈旅之感,我想并無不同。
家鄉連綿的稻田像千年以前一樣,用它并不算高的葉和穗,蔭庇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農人。從遠古的河姆渡時代開始,江南的沃土上就已生長著人為栽培的水稻。水稻抽穗時,在田間忙著鋤草的農人面朝水田背朝蒼天,一如千年之前的把式。他們彎腰駝背,汗水從臉上、身上流到田里,但他們從未抱怨過背上托起的蒼天、眼前柔嫩的稻苗,因為他們明白,只要在土地上灌注足夠的汗水,這片土地,從不會辜負他們。
家鄉稻田間的村莊,新的樓房砌起來了,誰能說這不是稻米的贈予呢?金黃的稻米變成了新房的白墻黛瓦,在成片的稻田里仿佛一株極高的稻子。農人在其周圍田地里工作歇息,就像在水稻的綠葉之間一樣。而那些逝去的祖先沉睡于這片土地之下,依然守望著田地。時序深秋,稻穗沉沉地垂著,滿眼金黃,欣慰著辛勤農人和他們的祖先。
春種秋收是自然的節律,農人的一生隨著這種節律運動著。他們像養育子女一樣養育著田地里的秧苗,等到稻穗終于長成,他們又用這些谷物撫養著自己的骨肉,正如父母撫養他們長大時一樣。家鄉的農人代代相傳,春種夏耘,秋收冬藏。
我是農人的子弟,撫我畜我、長我育我的,是金黃的稻谷,是父母的劬勞。祖先留給我的,是吃苦耐勞的品格,是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感知,這是農人的基因,是我永遠為之自豪的地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