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9-27 09:52:09
原標題: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的融合建設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的融合建設
來源:中國文化報
王 雪
黨中央多次在重要文件和會議中明確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和教育教學全過程,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外語教育蘊含著豐富的人類文化基因,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外語教育不僅以培養優秀外語應用人才為基本目標,同時也承擔著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端正學生文化意識的文化教育使命和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政教育責任,外語課程思政和文化意識培養成為當下外語教育改革發展的兩大落腳點。一方面,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聘用外國教師授課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成為當前我國外語教育教學的重要模式之一;另一方面,面對各種外來思想文化日益頻繁的交匯碰撞,學生需要時刻保持清晰頭腦,端正文化意識并樹立家國情懷,時刻牢記以學習外語技能和培養文化素養推動本國文化、經濟和政治社會發展的初衷。而只有將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這兩項工作進行融合實踐,才能有效應對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外語人才培養面臨的諸多挑戰和問題。
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的密切聯系
一方面,語言是文化的表征符號和組成部分,外語教師不掌握相關語言文化的背景知識就難以教好語言,學生不了解相關語言的文化模式和準則也很難學好這門語言。因此,外語教學始終離不開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和對外語文化的理解和解讀。而要使學生正確看待中外文化,深度準確理解相關語言文化的背景內涵,在此基礎上增強我們本國語言文化實力,還需要良好的外語課程思政教育作為保障。另一方面,外語課程思政教育旨在外語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主要培養學生正確的文化態度、堅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崇高的家國民族情懷。外語課程思政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建立在對相關外語文化背景的科學理性剖析基礎上,通過中外文化對比塑造學生良好的世界觀和文化觀。由此可見,外語課程思政要以外語課程文化意識培養為基礎和前提,外語課程文化意識培養則以外語課程思政為保障。
目前,無論是外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還是外語課程文化意識培養教學都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和機制,二者相互獨立缺乏協同導致外語人才培養質量難以獲得質的突破,也難以有效推進課程思政的進一步發展和落實。因此,我們應當精準把握和客觀分析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之間的緊密聯系,在此基礎上促進二者的相互融合、共同推進。
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的融合策略
外語課程思政實踐與文化意識培養相輔相成,因此,當下乃至未來,我國的外語教育要嘗試將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教學融為一體進行教學改革創新,這不僅是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也是外語教育質量提升的必經之路。
首先,外語課程教師要具備并強化課程思政和文化意識培養一體化思維和相應的教學能力。一方面,外語教師要重視并深刻把握外語教育所承擔的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使命,在日常教學中自覺將語言教學、價值引領、文化培養相互結合,同時堅持民族文化本位,讓學生在學習外國文化的同時兼顧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全面了解外語文化和社會背景,深挖其中的價值觀思想,并結合本國文化價值觀進行對比研究,提升自身的外語課程思政和文化意識培養教學能力。
其次,要掌握并創新外語課程思政與文化意識培養融合的科學方法。一方面,外語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要結合語言文化背景進行講解授課,比如告訴學生一些語種的某一語句適應的社交場景、與中國語言文化的差異、語言社交習慣的文化內涵等,便于學生更準確地理解、把握和運用所學內容,這是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深入挖掘語言文化背景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比如道德、禮儀、價值觀等,將這些思政元素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涉及的思想、道德觀念等進行對比聯系,讓學生在學習理解外語文化的同時加深對本國文化的了解,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以視頻和圖片等方式向學生全面講授和詮釋外語文化和相對應的國家文化,這將有助于學生將外語技能用于傳播優秀的文化思想。同時,教師也要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結合、知識技能與思想相結合進行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全面深入了解外語文化和中華文化,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運用外語進行有效交流并用外語進行民族文化傳播。
最后,外語課程教學內容要兼具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外語教材內容要注重與我國文化價值觀的匹配度,既要全面反映該外語文化背景和內涵,也要能夠對學生產生思想價值觀上的正確啟發,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時,外語課程思政和文化意識培養的內容融合還需要學校和政府有關部門積極組織開發和更新教材,充實相關教育資源。相關專家學者也要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不斷完善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外語教育的思政育人和文化意識培養責任愈發重要和艱巨,各個學校和相關外語教師要正確定位課程教學目標和時代使命,堅持外語教育知識技能傳授、思想價值觀教育、家國情懷培養相統一,教書與育人的統一,在新時代更充分地發揮外語教育思政育人和文化教育價值。
(作者系山東藝術學院講師)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