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2-09-30 16:21:09
原標題:提質增效 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提質增效 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商報
本報記者 王彤旭
商貿流通體系作為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繁榮市場、擴大消費、服務民生和服務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貫徹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我國商業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流通方式創新發展,流通效率明顯提升。十年間,商貿領域市場主體數量快速增長。2021年末,批發和零售業法人單位超過930萬家,約為2012年的3.5倍。不僅如此,“互聯網+”等新模式助力企業經營提質增效,商貿流通效率提升向好。
變 革
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通信技術亦成為我國創新驅動的新動能,為商貿流通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引擎。
商貿流通企業主動擁抱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快推進網絡銷售、外賣送餐等業態開展,“互聯網+”商業模式層出不窮,開展互聯網業務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加。
2021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開展互聯網業務的超過4萬家,占限額以上企業的比重為12.4%,比2012年提高6.5個百分點。商貿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銷售增長。這一年,開展互聯網業務的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銷售額(營業額)比上年增長超過20%。
“十四五”期間,中國商貿流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再提速。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印發現代流通領域第一份五年規劃——《“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明確將加強商貿流通領域數字化公共服務,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權保護和人才培育等提供支撐。
在轉型的進程中,頭部企業的領頭羊作用正在顯現。以旗下擁有達達快送和京東到家兩大核心業務的達達集團為例,二者保持獨立開放的運營模式,同時協同相融,形成了“即時零售+即時物流”獨特的協同發展模式。平臺從流量扶持、履約支持、運營支持、全渠道營銷、數字化建設等多方面拿出解決方案和提升舉措,極大助力傳統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為零售企業尤其是數字化能力基礎較為薄弱的中小商家,提供全方位的強大助力和支持保障。
多 元
拓展消費新業態新場景
連鎖是品牌的強大基石,是商貿流通企業實現規模快速擴張的利器。十年來,商貿企業連鎖化和商品交易市場規模化有序推進。連鎖經營企業和商品交易市場保持平穩發展,企業規模也不斷擴大。
2021年,全國連鎖零售企業門店總數29.2萬家,比2012年增長51.6%;商品銷售額比2012年增長8.3%。全國連鎖餐飲企業門店總數4.3萬家,比2012年增長1.4倍;營業額比2012年增長96.8%。商品交易市場規模效益不斷增強。2021年,全國共有年成交額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 3753個,戶均成交額由2012年的17.9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30.8億元。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加快應用,物流配送體系不斷完善,居民消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網上零售持續快速增長。
2021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超過1.3萬億元,2013—2021年年均增長超過50%。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5%,比2014年提高15.3個百分點。2015—2021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長超過20%。特別是2020年,網上商品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下降的情況下實現逆勢增長,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8%。
此外,為引導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推動縣域商業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財政部辦公廳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的通知》,明確于2022—2025年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加快補齊農村商業設施短板,健全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
目前,商貿流通企業的下沉工作正如火如荼開展。以山東濰坊市壽光市的商貿流通行業龍頭企業山東全福元商業集團為例,現已在壽光市全市開設標準化農村商超196家,并已全部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將門店經營、管理信息實時與總部連通。堅持“市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發展思路,全福元通過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的方式,以“直營加盟雙輪驅動”推進經營網絡向鄉鎮及農村地區穩步推進。
降 本
減稅降費政策顯效
我國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數量眾多,面臨較大經營壓力。為建立緩解小微商貿流通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長效機制,商務部、原銀監會于2014年發布《關于完善融資環境加強小微商貿流通企業融資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企業融資環境,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強對小微商貿流通企業的融資服務。
近年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措施陸續落地見效,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和釋放市場活力。推動降低商貿企業經營費用率,減輕其債務負擔。
數據顯示,2021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費用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4.7%,比2012年降低0.6個百分點;2021年末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2.2%,比2012年末下降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新技術新模式應用逐步深化等因素帶動下,商貿企業的經營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2013—2021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流動資產周轉次數總體保持較高水平,其中2021年為2.7次,比上年提升0.2次,比2013—2020年平均水平提升0.1次;2021年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人均營業收入比2012年大幅提升,2013—2021年年均超過500萬元/人。
流通領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推動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對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在支持流通創新方面還將有諸多舉措。
“‘十四五’時期,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把握流通創新的趨勢和新的特點,進一步梳理整合關于鼓勵支持流通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實體商貿流通企業創新轉型,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流通企業,引導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營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尹虹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