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1-10 10:21:11
原標題:推進一流課程建設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推進一流課程建設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山東工商學院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以本為本”“四個回歸”,以有效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和“雙萬計劃”為抓手,本科課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已獲批國家一流課程7門、省級一流課程40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49門。
持續深化教學改革,把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山東工商學院掀起了老中青三代教師接力講好課、教好學的熱潮。2020年入職,2021年就在山東工商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近日又在山東省第九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獲得一等獎的青年教師呂均琳,在總結經驗時深有感觸地說:“要繼續挖掘和利用線上大量名師名家的優質課程資源,習名家之言、納百家所長,讓參賽成果全面‘落地’課堂。”
高效的課堂,不僅要教師教得好,還要學生學得好。為此,山東工商學院將全過程學業評價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抓手,推動教學模式從注重知識傳授的“以教為中心”到“知識+思維方式+想象力”并重的“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培養方式從“灌輸式”到探究式、個性化的轉變,學業評價從死記硬背、“期末一考定成績”到獨立思考、“全過程學業評價”和“非標準答案考試”的轉變,學生行為從被動學習、“考試型”學習到主動學習、“創新型”學習的轉變,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經濟2004班的胡智鵬在“創業基礎課”結課感想中寫道:“擔任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小組組長,我深深地體會到帶頭與教師和每一名組員互動交流的重要性,這與創業要求團隊合作的道理是相通的。”而應用統計2001班的李彥博則表示:“現在包括課堂互動、實踐報告、隨堂測驗等項目的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有的已經超過了50%,所以認真聽好每一堂課、努力做好教師平時布置的每一項作業,與答好期末考試卷同等重要。”
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線上線下教學的即時切換、無縫銜接,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應用與共享,山東工商學院對學校立項建設的在線開放課程給予專項經費支持,對被授予“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稱號的課程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承擔課程教學的主講教師(團隊)工作量實行獎勵性核定,引導教師依托優質MOOC(慕課)、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等開展基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構建特色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和公共服務平臺。
由譚玲玲教授主持建設的“‘互聯網+’創新應用”課程,2018年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上線,2020年獲評國家一流線上課程,并于2021年同“‘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3D模型設計”“社會保障概論”等5門慕課被“學習強國”全國主站平臺選用并推廣。在2022年上線的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上,山東工商學院首批就上線了54門在線開放課程。
為構建貫穿“課前+課中+課后”,突破時空限制的“互聯網+”泛在學習環境,山東工商學院還不斷加大新型智慧教室的建設力度,新建成使用的33間智慧教室,能夠支持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研討教學、PBL教學等多種新型課堂組織形式,使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變為學習的引導者,給課堂帶來了更多活力。
為辦好講好思政課,山東工商學院實施黨委書記“一把手”工程,將思政課變“教務”為“黨務”,并按照“四個一批”的工作思路和思政課教師師生比1∶350的要求,配齊建強專職思政課教師隊伍,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學校黨委班子成員不但分別參加所聯系學院課程思政集體備課會,還定期為學生上思政課、黨課。
2021年,山東工商學院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本科課程入選省級思政課“金課”建設名單,另有5門課程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兩名教授入選“新華思政名師團隊”,在新華思政平臺上線15門課程思政案例課。學校教師在2021年和2022年,先后獲得山東省思政課教學設計大賽特等獎3項、二等獎4項。學校涌現出了一批像“基于體驗的思政課五步教學法”的首創者吳現波一樣的山東省優秀思政課教師,他們把講好用好思政課,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作為己任,真正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此外,山東工商學院還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地聯合人才培養新模式,建立校外教學與就業實習基地200余個。像“上班式”和“職場情景式”課堂已經屢見不鮮,比如旅游與酒店管理專業教研室就把個別課堂搬到了學校食堂,進行別開生面的實踐課,收到了良好效果。
(周海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