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12-23 09:39:12
原標題:構建“全鏈條”特色化“三全育人”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構建“全鏈條”特色化“三全育人”模式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軟件學院作為首批國家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注重強化學院特色“三全育人”頂層設計,通過“三e計劃、四階教育、五引工程”,聚焦學生工作各要素的全鏈條優化提升,著力引導學生樹立軟件強國志向、增強綜合實踐創新能力、提升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實施“三e計劃”
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全員育人生態鏈
互聯網時代和信息時代,簡稱“e時代”。學院通過“三e計劃”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同心圓”,形成“學院、家庭、社會”一體化全員育人生態鏈。
實施“e師e友”計劃。學院將“三全育人”納入學院發展規劃和考核指標體系,不斷優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院協同推進、學生自我教育的長效機制。注重發揮領導干部的“領頭雁”示范作用,設立院領導“學生接待日”,開展“院長面對面”活動,抓實院系負責人“進學生黨支部、進班級、進宿舍”,開展“就業困難”學生精準幫扶;注重發揮專業教師的“主力軍”支撐作用,樹立鮮明的育人導向和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優化班主任考核評比,加大對學生創新創業和學風建設中優秀指導教師的獎勵力度;注重發揮輔導員的“一線中樞”整合協同作用,做實做細“進教室、進宿舍、進活動、進網絡、進心靈”工作,健全輔導員與職能部門、任課教師、學生組織的交流反饋機制,凝聚學院“領導干部、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導師、行政人員、后勤職工、朋輩助理、學生組織”一體化育人力量。
實施“e起成長”計劃。目前在校“00后”大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且新一代家長多數具有個性化的子女培養理念。在此背景下,學院圍繞學生成長成才目標,以線上建群、重點交流、個別走訪的方式,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和選擇問題,組織新生家長見面會、線上家長會、家校點對點等線上線下活動,健全與家長的常態化交流,強化鞏固家校育人共同體。
實施“e路同行”計劃。學院堅持開放辦學、融合創新,不斷深化與青島市政府部門、東軟集團、東方物探、海信集團的合作共建,主動對接石油行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依托產學研協同育人平臺,開展學生黨支部與企業黨支部結對共建,為學生黨支部和班級選聘配備社會導師和優秀校友導師,實現學生與企業“零距離”,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軟件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實習實訓階段,為學生選聘配備校內專業導師和企業實踐導師,培養面向企業需求、動手實踐能力強的高端軟件人才,打造學院與企業協同育人的“雙導師制”特色優勢。
貫通“四階教育”
構建以階段問題為驅動的全程育人動態鏈
學院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和特點,把學生教育分為四個階段,緊扣學生不同階段的主要問題開展引導,全程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開展“認知認同”主題教育。針對新生的心理特點和易發問題,聚焦目標引導,重點助力學生順利完成新生角色轉換,適應軟件學院學習生活特點,為未來成長筑牢根基。組織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教育、院史院情教育、專業認知教育、學風建設教育、行為規范教育、安全紀律教育等。
開展“蓄勢蓄能”主題教育。針對學生在學業方面過度內卷而忽視全面發展的問題,聚焦綜合素質拓展,重點助力學生自我探索,激發活力,培育學生創新能力。組織開展綜合素養教育、創新創業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志愿服務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等。
開展“定向定標”主題教育。針對傳統應試理念導致的學生“重知識而輕實踐”問題,聚焦專業實踐能力提升,重點助力學生錘煉本領,凝聚優勢,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管理協調能力。組織開展專業實踐教育、科技競賽教育、文明誠信教育、職業規劃教育等。
開展“成才成用”主題教育。針對當前學生緩就業、考研“二戰”、服務能源行業意識仍需強化等問題,聚焦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重點助力學生在就業深造時理性選擇,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引導學生到石油石化行業的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急需人才的基層一線建功立業,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組織開展就業指導教育、愛校榮校教育、感恩報國教育等。
打造“五引工程”
構建以提質增效為主線的全方位育人供應鏈
學院深入挖掘特色育人元素,全面統籌整合育人資源,通過構建系統化、陣地化、品牌化、創新型的育人供應鏈,高質量推進學院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
打造“紅色引擎”工程。一是開展黨建統領行動,創新學生黨支部設置模式,依托導師團隊和科研項目設置縱向黨支部,結合校企合作設置共建黨支部,抓好“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黨支部樣板項目培育,著力增強黨支部組織凝聚功能、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和樣板項目示范實效。二是開展黨團共建行動,抓好學生黨團員啟蒙教育,健全落實黨團員政審機制、獎懲機制、責任機制,開展黨團組織常態化理論學習,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夯實黨團基層組織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三是開展學生會和社團組織的改革創新行動,強化本科生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大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健全學生組織重要事項和重大活動事先報告制度,做好學生組織及其人員的述職評議考核,激發學生組織和學生骨干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中的內生動力。
打造“品牌引導”工程。一是打造“引領帶動型”輔導員隊伍,突出輔導員團隊建設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學生成長特點與思想引領規律的研究,深入開展行業龍頭企業走訪調研,開闊育人視野,提升深度輔導和引領帶動能力。二是打造“軟件之光”學生黨建服務中心陣地,加強對黨建規定動作與樣板黨支部培育的策劃服務保障;打造“軟件之聲”學生融媒體中心陣地,突出思想引領,推出“榜樣e起學”“軟件思想+”等精品欄目;打造“軟件之‘芯’”學生創新創業中心陣地,健全競賽項目分類分級指南,抓好高水平競賽項目培育引導,舉辦“東方杯”勘探地球物理軟件開發大賽等特色賽事。三是打造“軟件之學”學風建設活動,以“學業奮進班”為抓手,營造“勤學互助、超越挫折、自強奮進”的學習氛圍;打造“軟件之力”體育賽事活動,促進師生強身健體、增強集體凝聚力;打造“軟件之美”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師生精神世界、陶冶高雅情操;打造“軟件之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到石油石化和IT企業一線見世面、學本領、長才干。
打造“榜樣引路”工程。一是堅持學術大師引路,依托“黃島講壇”,邀請軟件工程領域的院士和知名學者來校舉辦講座,開展“學者面對面”,用大師的智慧啟蒙學術,用大師的情懷啟迪人生。二是堅持時代楷模引路,邀請石油行業和IT企業的先進集體、勞模骨干來學院分享實踐經驗,讓學生了解企業一線的需求和人才標準。三是堅持優秀校友引路,邀請各行各業的優秀校友返校舉行“揚帆遠航”經驗分享會,讓學生了解各行各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讓在校生看到未來的自己,更好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強化在校生的榮譽感、責任感和自信心。四是堅持身邊榜樣引路,開展“軟件師承師說”“軟件青年說”等訪談活動,大力宣傳弘揚身邊師生的先進事跡,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近有榜樣、學有方向。
打造“機制引航”工程。一是健全獎助激勵機制,設置完善以學院“院長獎”為核心的獎勵體系,設置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緊急資助基金,在物質上獎優助困、激發活力,在精神上關心關愛、真誠暖心。二是完善心理育人機制,依托學院“成長有約”心理工作站,強化“心理咨詢師—輔導員—導師—家長—學生”“五位一體”的協同聯動,健全“學院—年級—班級—宿舍”四級動態預警,對學生心理問題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防、早控制”。三是建立成長跟蹤機制,自學生入學由輔導員建立學生成長檔案,進入高年級實習實訓階段后,強化輔導員與企業導師和學生的常態化聯系,校企雙方共同做好學生成長記錄,通過對學生成長數據的統計分析,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指導的全程化精準化。四是優化綜合評價機制,結合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崗位勝任力模型,改進完善學生多元考核評價辦法,探索對能力、愛好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分方向培養,激發每一名學生的專業興趣與學習熱情,實現學生自我努力與學院教育培養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打造“文化引領”工程。一是弘揚石大精神,通過開展校史院史圖文展、成果展、人物傳記、口述歷史等活動,引導學生切實把“家國同心、艱苦奮斗、惟真惟實、追求卓越”的石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弘揚科學家精神,通過組織學生參觀IT技術前沿成果展、舉辦學術沙龍、選聘科研助手等,增強學生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勁頭和潛心研究、團結協作的精神。三是弘揚企業家精神,依托校企合作平臺探索共建“名企微課”“HR高端故事匯”“名企之旅”等活動,培育學生務實誠信、銳意進取的精神和研判決策、創新創業的能力。四是弘揚英模精神,通過用好“時代楷模發布廳”等精品資源,邀請行業英模進校宣講,提升學生的使命擔當意識和優良職業素養。五是弘揚工匠精神,開展與企業工匠座談交流,組織學生赴企業一線體驗,強化學生專注細節的品質和精益求精的理念。
(王玉平 龐善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