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3-01-18 09:44:01
原標題:“送來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送來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鄭劍峰
□ 本報通訊員
楊志芳 徐曉莉
“檢察官,謝謝你們,在我們無能為力準備放棄的時候,你們給我們送來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你們還聯系那么多單位來幫助我家孩子,遇見你們真好!”近日,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人民檢察院,《法治日報》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
感謝信是司法救助申請人婷婷(化名)的奶奶送來的。2010年出生的婷婷是一名腦癱一級患兒,父親徐某與母親王某于2015年協議離婚,約定女兒婷婷的撫養權歸徐某,王某每月支付撫養費800元,直至女兒會走路為止。
然而,王某一直未按協議約定支付撫養費,也從不看望女兒。無奈之下,2022年6月,徐某和婷婷奶奶以自身文化水平低、訴訟能力弱為由向安塞區檢察院申請支持起訴。2022年7月,安塞區檢察院指導徐某向法院提起撫養權糾紛訴訟并出具了支持起訴書。
在支持起訴書中,檢察機關認為,徐某無固定工作,婷婷生活無法自理且需長期治療與護理,一直由奶奶撫養……為維護殘疾兒童合法權益,支持其向法院起訴。庭審中,經過檢察官和法官共同努力,釋法說理,雙方當庭達成調解協議,王某當場給付1萬元的撫養費,剩余部分分期兌現。
辦案檢察官王永勝介紹,2014年婷婷在山東做了第一次手術花費10多萬元,由于經濟原因術后回當地做康復治療,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其后,婷婷需進行第二次手術治療,但其家庭已無力承擔高額醫療費用。
為了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2022年8月,安塞區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將線索及相關案件材料移送給負責司法救助工作的控告申訴檢察部門。控告申訴部門經過審查,決定啟動司法救助程序。
“我們深入婷婷所在村開展實地走訪調查,聽取了當地村委會和村民意見,大家認為她符合救助條件。”王永勝回憶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考慮到婷婷身體不便,檢察機關便邀請人民監督員、檢察聽證員,并聯合區委政法委、區殘聯、區婦聯、區工商聯等部門,一起到婷婷家門口開展了一次“司法救助上門聽證會”。通過聽證程序,檢察機關決定向婷婷發放救助金3萬元,以解其燃眉之急。
為進一步提升救助效果,實現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有效銜接,安塞區檢察院將婷婷的家庭困難情況、司法救助情況等書面材料當面移交區殘聯、區工商聯、區婦聯等部門,積極協調開展多元救助幫扶。
在檢察機關的推動下,各個部門紛紛行動:區婦聯多次赴婷婷所在康復醫院進行走訪慰問,區殘聯幫助婷婷聯系醫療機構并將其康復救助金及時轉入醫療機構,區工商聯與區工商界人士積極為婷婷協調解決后期治療費用。
后來,延安市和安塞區兩級檢察機關對這件司法救助案進行了回訪。正在醫院做康復訓練的婷婷看到檢察干警,臉上露出了笑容,還在書本上認真寫下了“感謝”二字。
近年來,延安市兩級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職、主動作為、多措并舉,開拓創新多元化司法救助模式,保障困難群眾合法權益。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大力推行主動告知、主動協助,從“不申不救”向“主動救助”轉變;延伸觸角,拓寬救助渠道,將農村地區救助申請人和困難婦女作為重點對象;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加強與扶貧、民政、婦聯、殘聯、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聯系,通過醫療救助、產業扶持、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對重點人群進行多元化救助。2022年以來,延安市檢察機關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24件246人,發放救助資金134.97萬元。
“下一步,延安市檢察機關將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積極探索司法救助與其他救助制度工作銜接機制,完善司法救助信息共享機制,加大司法辦案過程中的救助幫扶力度,依法能動履職,用心用情紓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延安市檢察院檢察長胡立平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