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3-02-16 09:11:02
原標題:獲取數十億條數據 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基本摸清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獲取數十億條數據 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基本摸清
來源:科技日報
林草行業完成11萬多個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樣地調查,自然資源地質行業掌握了全國28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數據,氣象行業獲取了10種氣象災害致災因子信息664萬條……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基本摸清!
2月1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會上,國家減災委秘書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介紹,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共獲取全國災害風險要素數據數十億條,全面完成了普查調查、數據質檢和匯交任務,目前正在利用調查數據開展國家、省、市、縣四級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
三年全面完成普查調查任務
調查是這次災害風險普查的基礎,其任務是,全面獲取全國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6大類23種災害致災要素數據,人口、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產業、資源和環境等6大類27種承災體數據,政府、社會、基層家庭等3大類16種綜合減災能力數據,1978年以來年度災害和1949年以來重大災害事件調查數據,以及重點災害隱患調查數據。
“近三年來,在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的統一組織領導下,通過上下各方協同推進,全面完成了普查調查任務。”鄭國光說。
例如,住房城鄉建設行業獲取了全國近6億棟城鄉房屋建筑數據以及80多萬處市政設施數據。交通運輸行業完成了500多萬公里路網、90多萬座橋梁和隧道,以及6000多個沿海萬噸級以上泊位和千噸級以上內河泊位、1.5萬公里的三級及以上內河航道的調查。
林草行業完成11萬多個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樣地調查,檢測實驗室樣品近80萬份。自然資源地質行業開展了2081個縣(區、市)地質災害風險調查,掌握了全國28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數據。海洋行業完成1.39萬個(段)海洋承災體以及6000多處重點隱患的調查。
鄭國光表示,通過調查,基本摸清了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了重點地區抗災能力,為全面做好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鍛煉培養了地方防災減災救災管理和技術隊伍,營造了全社會關心、參與、支持防災減災的良好社會氛圍。
空間信息技術確保普查數據“一張圖”呈現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覆蓋的災害種類多、任務綜合性強,技術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我們通過試點工作測試制定技術規范和技術體系。在國務院普查辦的統籌組織下,先后在北京市房山區、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開展試點‘大會戰’以及全國120個縣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對技術指標體系設置、技術路線研制,以及質量保障標準進行了驗證。”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技術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史培軍介紹。
同時,為確保所有調查類數據能夠相互驗證、相互校正,確保多元數據在“一張圖”上展現,這次普查工作應用到許多空間信息技術,包括海量數據的空間傳輸、大數據集成等。
“通過這些工作,我們制定了一套標準的地理底圖,標準的、規范的行政底圖、各類承災體地理格網數據。”史培軍說,通過這些工作,保證了普查數據成果“一張圖”呈現,可以說就是數字災害風險技術體系基本形成。
此外,強化質量控制體系也是其中重要一環。“我們還有個技術組來做好綜合協調,加強調查數據的相互驗證,從而確保調查數據能夠按照質量控制體系來完成。”史培軍強調。
更重要的是,國務院普查辦明確了“誰調查、誰質檢、誰負責”原則,把“質量第一”的要求貫穿到普查工作的各個技術環節,把好數據成果匯交入庫的“最后一道關口”,確保海量數據能夠客觀反映我國主要自然災害類型、主要承災體數據的客觀性,為后面的評估與區劃工作奠定基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