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3-03-08 10:22:03
原標題:繪就強國強軍同心圓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繪就強國強軍同心圓
來源:解放軍報
巍巍寶塔山見證,滾滾延河水訴說。
如今,在雙擁運動的發祥地陜西省延安市,雙擁大道寬闊筆直,雙擁標語隨處可見。
1943年春節前后,陜甘寧邊區的鄉村一派歡樂景象——群眾趕著豬、牽著羊、抬著禮物,到部隊聯歡慰問;各部隊組織起秧歌隊,演節目、送春聯,給政府工作人員和群眾拜年。
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的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80年來,軍愛民、民擁軍,人民軍隊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深情,穿越時空,歷久彌堅。
歷年全國兩會期間,“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一直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今年兩會,軍隊代表委員和基層官兵共話“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新發展、新氣象,大家紛紛表示,雙擁運動是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特有政治優勢,在傳承中發展、在創新中前行,煥發出新時代的蓬勃生機。
根脈,深扎人民的大地
陸軍某旅中士王瑞有一個筆記本,上面記錄著他去年夏天在青島參加海訓時的心得體會。
海訓的經驗來之不易。該旅領導告訴記者,部隊選擇海訓場地,對海洋環境、海灘地形、保密性等都有一定要求。青島市政府得知部隊需求后,積極協助選定位置、提供水文數據,并設置好警示標識,確保訓練區域安全。
“地方政府積極支持,為我們海訓提供便利,我們訓練之余也應為這片海做些什么。”王瑞告訴記者,訓練結束后,他和戰友前往滸苔災害發生的海域,協助地方有關部門打撈滸苔,為維護清潔海洋環境貢獻力量。
近年來,部隊聚焦能打仗、打勝仗,練兵備戰熱情高漲,各地各部門發揚擁軍支前優良傳統,想方設法為部隊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形成部隊練打仗、地方練支前的生動局面。
走出營門,體味支前的熱度;走上“云端”,感受擁軍的時代感。
自2020年12月《軍隊軍事職業教育條例(試行)》發布以來,網絡化、開放式的軍事職業教育體系覆蓋座座軍營。軍事職業教育互聯網服務平臺對接中國大學慕課、學堂在線等學習資源平臺,引入2萬余門軍地通用課程,豐富了數字化學習資源。
“網上‘大學堂’讓基層官兵擁有了優質教育資源,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隨營軍校’、戰斗力的‘加油站’。”陳瑜代表說。
步入新時代,擁軍優屬工作不斷創新完善,對軍人的尊崇轉化為一項項飽含溫度的實際舉措。
“源出昆侖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壯觀的黃河壺口瀑布,飛流激蕩,磅礴壯麗。
如今,全國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欣賞壺口美景可以享受免票或半價票——自去年8月1日起,位于延安市宜川縣的壺口瀑布旅游區等陜西省19個景區,被命名為“陜西省愛國擁軍景區(文物單位)”,為軍人軍屬等提供優待優惠服務。
“如今,軍人出行有優先通道、就醫有優先窗口、旅游有免票或購票優惠,優待的范圍越來越廣,優惠的力度越來越大。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我們的榮譽感、獲得感越來越強。”傅筱代表說。
行動,書寫初心的答卷
又是一年春來早,萬畝青綠,鋪展塞外大地。
這是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播撒下的綠色——該大隊多年來堅持飛播為民,2021年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軍民血肉相連,魚水情深。一大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子弟兵就是要常思能為人民做些什么。”李宛芯代表說。
走進新時代,全軍部隊積極支援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用實際行動支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幾天,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小埠頭村,湖南省軍區機關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毛程丙忙著帶領村民平整土地、搭建大棚,準備種植羅漢果。
“羅漢果種植產業是我們經過反復分析論證,為村子發展選定的拳頭產業。這個種植和加工基地建成后,村里集體經濟增強了造血功能。”毛程丙說。
推進鄉村振興,軍民合力建新功。2021年,湖南省軍區機關駐桑植縣扶貧工作隊榮獲軍隊系統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而今,“扶貧工作隊”更名為“鄉村振興幫扶工作隊”,工作隊成員依然沖鋒在田間地頭。
來自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的胡璽代表,記掛著一名學生。
“我們連隊常年資助駐地家庭困難學生。”胡璽代表說,“為駐地人民群眾解難幫困,是我們始終堅持的優良傳統。”他告訴記者,今年駐地有一名學生罹患重病,連隊官兵持續關注并予以資助。
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從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解放而戰,到搶險救災一線救援受災群眾,再到為生活困難的群眾奉獻愛心……人民子弟兵始終牢記宗旨本色,用實際行動書寫人民至上的初心答卷。
攜手,源自同心的力量
一幅五色斑斕的兒童畫上,一名軍人伸出雙臂圍成一個圓圈。圓圈內,幾名戴著紅領巾的孩子笑容燦爛。
這是上海市一名小學生心目中軍人的樣子。這幅兒童畫,和許多份賀卡、慰問信、慰問品一起,長途跋涉送到邊海防官兵手中。
今年春節前夕,在南海海防前哨,官兵收到了擁軍“大禮包”。這是全國雙擁辦連續第3年組織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春節專項慰問活動。今年的活動,全國18個省份167個全國雙擁模范城(縣)20余萬名黨政機關干部、中小學師生和鄉村社區群眾踴躍參與,在書寫信件、繪制圖畫的過程中也接受了一場生動的國防教育。
“觸摸著來自千里之外的信紙,讀著他們寫下的真摯話語,我感到祖國和人民與我們心貼心。”來自南沙守備部隊的戴薩如拉代表說。
再遠的距離,隔不斷魚水深情。
曾遠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海軍太原艦,有一個“移動圖書館”:山西省太原市圖書館太原艦分館。這是太原市圖書館為豐富太原艦官兵生活、滿足大家文化需求專門籌辦的。
“同一個名字,使我們和太原市有了天然的聯系。”海軍太原艦艦長吳仲戈委員說。通過“城艦共建”活動,太原市積極支持太原艦建設發展,并依托太原艦開展特色國防教育活動,讓市民深入了解國防、更加關心國防。
2021年,軍地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新時代深入開展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的意見》。意見提出,可以以地域名稱授予稱號的部隊與相關城市、涌現重大英模人物的部隊與英模人物家鄉、以城市命名的海軍艦艇與命名城市為抓手,拓展特色共建。如今,類似的軍民共建活動廣泛開展,成為濃厚軍民感情、凝聚軍地合力的重要載體。
“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是人民軍隊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展望未來,軍隊代表委員和基層官兵信心滿懷: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軍政軍民關系,都是我們必須倍加珍惜、精心呵護的血脈和紐帶。軍地合力,軍民同心,一定能繪就新時代強國強軍同心圓。
圖片攝影:賈方文、黃保傳、李結義,本報記者王傳順、范顯海
圖片合成:方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