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23-03-17 10:02:03
原標題:展現當代中國的蓬勃生機(堅持“兩創” 書寫史詩·新征程 新輝煌)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展現當代中國的蓬勃生機(堅持“兩創” 書寫史詩·新征程 新輝煌)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考古、歷史、非遺類紀錄片熱度不減,內容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不斷加深觀眾對中華文化的認知理解和情感認同。
除了展現鄉里鄉親、鄉愁鄉音,不少地方題材紀錄片創作拓寬關注視野,主動嘗試將地方題材置入更大的時空背景和更普遍的情感經驗中。
一些紀錄片在創作過程中廣泛動員文旅部門和研究機構的專業力量,體現出跨領域跨部門的合力。這些紀錄片不僅成為推介地方文化的閃亮名片,還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文化動能。
近年來,我國紀錄片創作持續繁榮。各級廣電機構、主要網絡平臺和專業創作機構推出了一大批紀實類作品,在選題內容發掘、產業資源整合和影像文化推廣方面作出新的探索與突破。不斷涌現的紀錄片佳作,為國內外觀眾生動展現中國各地多元豐富的自然文化景觀,反映生機勃勃的時代氣象。
發揮題材特色,生動立體展現大美中國
我國遼闊的自然疆域和多彩的地方文化,為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養料。對紀錄片創作來說,這首先意味著題材和內容的豐沛。近年來,考古、歷史、非遺類紀錄片熱度不減,內容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不斷加深觀眾對中華文化的認知理解和情感認同。
文化題材是當代紀錄片創作的主要選題類型。如今,文化題材紀錄片已經突破“歷史梳理+專家訪談”的既有模式;圍繞各地歷史遺產和文化特色,創新型紀實影像不斷涌現,逐步形成了大歷史、小切口的選題特點。《西湖》《又見三星堆》等一批聚焦各地文化遺產和歷史人物的紀錄片佳作,在播出后形成口碑效應,成為繼美食題材之后又一個講述各地文化故事、打造地方文化名片的熱門領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紀錄片自覺探索差異化路線,以不同方式彰顯地域特色,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兼容并包和豐富多樣,帶給觀眾更多元的視聽體驗。
由于拍攝對象的特殊性,優質的自然類紀錄片往往需要長期的專業拍攝積累和前沿視聽技術的保障。近年來,生態環境主題紀錄片在這方面亮點不少。如歷時4年跟拍的《重回長江的麋鹿》《黑頸鶴成長日記》等,都有不錯的收視表現。這一方面得益于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共識;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各地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研究方面的新進展。正是因為既貼近地方特色又反映時代精神,優秀自然題材紀錄片才能廣泛傳播。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社會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與時俱進,探索出講好當代中國發展故事的多種路徑。《美美鄉村》聚焦藝術家參與鄉村建設等新穎故事,賦予鄉村振興以鮮活靈動的藝術表達。《東向大海》緊貼沿海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講述與海洋有關的超級工程,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追求。聚焦傳統稻作種植,系列電視紀錄片《稻鄉澎湃》通過紀實拍攝,捕捉當代農民在面對大自然挑戰時的努力與堅持,展現出具有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堅持藝術創新,拓展時空廣度和情感深度
在選題精準多樣的基礎上,紀錄片繁榮離不開對新的敘事模式和藝術風格的探索。除了展現鄉里鄉親、鄉愁鄉音,不少地方題材紀錄片創作拓寬關注視野,主動嘗試將地方題材置入更大的時空背景和更普遍的情感經驗中。
在世界視角和人類文明史的時空尺度下講述中國故事,是這批紀錄片的創作理念。例如,《百年大黨——老外講故事·上海解放特輯》系列短紀錄片依托外文史實檔案,通過外國親歷者和專家視角講述解放后中國共產黨接管上海、管理上海的故事,從歷史細節處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命題。《滇越鐵路·生命的故事》通過一條百年鐵路,形象呈現中國與世界的豐富關聯。本土與海外相結合,不僅開拓了紀錄片的視野縱深,也深刻揭示出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攜手共創未來的美好愿景,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獨特途徑。
跨文化視角也為地方故事提供了新的講述方式。《國寶里的新疆》借鑒近年流行的“國寶”主題創作思路,精選博物館里的文物進行影像講述,始于文物卻并不局限于文物,而是由這些文物打開了一扇通往絲路文化的大門。《過年的畫》聚焦楊柳青木版年畫,除了講述傳承者的故事,還鉤沉當地民俗的發展歷史,并通過海外旅行者的記述呈現中國地方民俗的跨文化價值。
以人物為中心,塑造真實、鮮活的人物形象,是當下紀錄片創作的另一個著力點。“人杰地靈”是鄉土中國對地方文化的期許。當下紀錄片創作更加重視“以人為本”,遵循“以人為媒”的傳播理念,把普通人置于時代舞臺上,引發觀眾共鳴共情。6集紀錄片《人生有戲》每集25分鐘,分別講述3個與豫劇有關的人物故事,通過具體鮮活的人物經歷,展現豫劇的獨特魅力。《這一站,貴州》記錄的24個人物,既有從小體弱多病但堅持進行水上獨竹漂特技訓練的女孩,也有被貴州洞穴迷住的法國探險家……創作者用多樣的人物,生動展現當地社會的多彩景觀和當代中國的蓬勃生機。
打造文化品牌,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文化動能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紀錄片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基于鮮明地方特色的創作傳統。近年來,紀錄片逐漸成為各地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抓手。在加強項目策劃、隊伍建設和資源保障下,各地紀錄片創作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浙江先后推出的《浙江文化地理》《西湖》《南宋》、川渝地區推出的《蜀守冰》《又見三星堆》等一批優秀紀錄片作品,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了依托制作機構和傳媒機構,一些紀錄片在創作過程中廣泛動員文旅部門和研究機構的專業力量,體現出跨領域跨部門的合力。這些紀錄片不僅成為推介地方文化的閃亮名片,還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文化動能。
紀錄片為各地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精神食糧。山東廣電近年來不僅策劃出品了《大泰山》《大河之洲》《長山列島》等紀錄片,還通過常設紀實類欄目充分講述具有當地特色的經濟社會發展故事。這些真實影像得到觀眾的廣泛認可,契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真切體驗,凝聚起接續奮斗的精神力量。
此外,題材豐富的紀錄片還借助互聯網不斷拓展其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力度,在與青年文化和時尚潮流的融合中,激發更多創意靈感。系列紀錄片《守護解放西》聚焦長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展現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城市文化,以饒有趣味的表達方式贏得年輕觀眾好評。不少觀眾還在網絡視聽平臺進行二次創作,用片中的“名場面”進行普法。一些紀錄片還成為文旅產業的活躍因子,許多文化地標、民俗活動和非遺項目因為紀錄片而走紅,成為青年人的熱門打卡內容,撬動起更多新型消費業態和文化旅游活力。
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期待有更多紀錄片佳作忠實記錄國家發展與社會變遷,生動展現豐富多彩的地方風貌,激發文化創新發展活力。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