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3-04-04 09:32:04
原標題:擇一業(yè)鐘情一生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擇一業(yè)鐘情一生
來源:光明日報
【新聞人物】
3日上午,當90歲的莊繹傳老先生登上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領獎臺時,精神格外矍鑠。1933年出生的他,從十幾歲便開始與英文打交道。70多年,擇一業(yè)鐘情一生。獲此殊榮,他理所應當。
1951年,莊繹傳從青島海邊考到北京外國語學院。在他碩士研究生班畢業(yè)之后留校任教的半個多世紀里,學生一茬茬,桃李滿天下。
研究生班畢業(yè)以后,莊繹傳留在北外當老師,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參與或參加過《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軍事文選》《周恩來選集》(上卷)和時政文章的英譯工作,還參加了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會議文件英譯的審定工作。“當時我覺得學習外語,能做這樣的工作,是無上的光榮。”這種感受,也鞭策他努力鉆研,不斷進取。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78年大會期間,他在中文科任審校。當你翻開《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韋氏高階美語英漢雙解詞典》和《韋氏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等工具書時,在審定者一欄中,莊繹傳的名字赫然在列。1987—1988年,他自編教材,在陳琳教授主持、北京外國語學院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聯(lián)合舉辦的廣播函授英語課程中講授英漢翻譯課程,使全國數(shù)萬學子受益。
從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的學生到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院長、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英語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英語世界》雜志社編輯委員會顧問、全國翻譯專業(yè)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顧問、命題專家,莊繹傳對英語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他總結(jié)了很多非常實用的翻譯經(jīng)驗和規(guī)律,為翻譯專業(yè)的學生和翻譯愛好者打開了一扇窗。
與英語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莊繹傳,對并非專門從事文學翻譯的初學者提出了幾點建議。“在表達方面,只要做到兩點就夠了。第一,能區(qū)別口語與書面語,該文的時候文,該白的時候白,翻譯對話像對話,翻譯敘述像敘述;第二,能根據(jù)不同的文體使用不同的語言,翻譯新聞像新聞,翻譯文件像文件,翻譯故事像故事,翻譯詩歌像詩歌。如果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能使譯文做到這兩點,這就很不錯了。”
從事一輩子翻譯教學、研究和管理的莊繹傳,對翻譯情有獨鐘。但若問起“翻譯有沒有苦惱”時,他的回答是“有的”。對于翻譯的苦惱,莊繹傳引用魯迅在《且介亭雜文二集》中的說法:“譬如一個名詞或者動詞,寫不出,創(chuàng)作時候可以避開,翻譯上卻不成,也還得想,一直弄到頭昏眼花,好像在腦子里面摸一個急于要開箱子的鑰匙,卻沒有。”他的體會是,譯者這時的確感到心急如焚,焦頭爛額,可是一旦找到合適的譯文,就會感到格外痛快。
“譯者還有一種苦惱,那就是一個長篇在手,久久不能完成。我譯《大衛(wèi)·科波菲爾》時,就有這種體會。前后三年時間,一天都不敢歇息,更談不上娛樂。家里人抱怨,‘連跟你說話的工夫都沒有’。三年里,我天天跟書中的角色打交道,把他們的言行和思想感情用漢語表現(xiàn)出來,他們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以至于在快譯完整本書的時候,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向他們一一告別。”幾年以后,忽然有一天出版社的責編給莊繹傳打去電話,說他翻譯的書快要出版了。取回樣書的那一天,他興奮地對老伴說:“我又有了一個兒子,我已經(jīng)把他接回來了,他的名字就叫‘大衛(wèi)’。”翻譯工作蘊藏的這些樂趣,莊繹傳在翻譯《飄》《故去的親人》《通天塔》《白衣女人》《東林怨》等作品時,也淋漓盡致地體會著。“我從小就喜歡翻譯,記得在青島上中學的時候,曾把英語課本里的故事譯成中文,不是為了發(fā)表,純粹是覺得好玩,而且有一種成就感。”莊繹傳說。
基于多年的工作實踐,他還特別強調(diào),只看別人怎樣翻譯,自己并不動手譯,是不行的。“我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編過一套翻譯教程,有些學校辦了輔導班。有一次,一位老師告訴我,他的學生只看我的書,并不做練習。我聽了大為驚訝,連忙寫了一篇短文,刊登在《英語學習》雜志上。我說,學翻譯猶如學游冰,只在岸邊看別人游,或者只聽教練講解,是學不會的。”
“每當我看到好的譯例,就會想起小時候在海邊玩耍。陽光下,那貝殼五光十色,絢麗多彩。”今天,手捧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獎杯的莊繹傳,像是回到小時候在海邊撿拾貝殼,別提多高興了。
(本報北京4月3日電 本報記者 劉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