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4-19 09:30:04
原標題:潮汕英歌舞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潮汕英歌舞
來源:中國文化報
吳 琪 江 冰
終于親眼見到英歌舞,濠江珠浦72人陣營。從前看安塞腰鼓,驚嘆黃土高坡磅礴偉力,以為北方特產。文化從黃河至長江,江南斯文優雅到極致,南下珠江流域,進一步柔化——現場看廣東英歌舞,睜大雙眼,瞠目結舌,心跳加速,大汗淋漓,翻天倒地,顛覆認知,全身發熱,豪氣干云。
吾中華威武神力北上南下,積淀嶺南,不但與西北中原血脈相連,而且融進南方儺以及南越古風。曾經看過20人小陣容,很驚訝。今日濠江珠浦陣勢,隊形變化更加復雜,尤其是兩軍對陣,捉對廝殺,英氣逼人,殺氣騰騰,讓人感受到軍隊雄風,應該還有宋明漢軍南下以及明軍屯田威風。軍人尚武與當地祭祀、百越遺風交流融匯,遂有如此陽剛雄豪,令人震撼不已,久久難忘。潮汕英歌舞正頑強地展現出傳統文化的另一種生命力。
潮汕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潮汕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潮汕地區,重大節日都會有英歌舞的雄姿,他們不息鼓、不停步,揮灑豪邁地走向街頭,為群眾表演展現傳統民俗的精髓魅力。英歌舞悠久的歷史和傳承堅守的演繹早已深入人心,這份民間瑰寶也一直發光發熱。
潮汕英歌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種:一是說外江戲來此地,演出梁山好漢喬裝攻打大名府救盧俊義的故事,邊唱邊舞,群眾效仿學習,將唱的部分刪除,保留舞的部分,而成為今日的英歌舞;二是說在舊社會,早塘鄉一個農民為反抗封建地主階級的壓迫,跑到少林寺習武,回來后將武藝編成英歌舞,傳藝于農民,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早塘英歌;三是說由秧歌舞演變而來,山東鼓子秧歌和鳳陽花鼓等北方秧歌,與當地文化融合形成英歌舞,“農者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撾鼓,每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四是和求雨有關,“壬中七月,村村禱雨,日日扮潮神海鬼……”談根溯源,無論哪種說辭,都無疑證實了英歌舞起源于民間,在當時英歌舞多出現在祭祀、祈福中,有驅鬼逐疫、祈求平安的作用。
英歌舞的扮相是有臉譜的,但不同于戲曲的臉譜,雖然和戲曲臉譜一樣是要手工精畫,但英歌舞的臉譜沒有規定范式,除了梁山英雄身份有固定臉譜,其他都是鬼神臉譜,而且英歌舞的臉譜以惡相怪相為美,多是黑白相間的鬼面。領舞者手里拿的是蛇,融入了圖騰文化元素,蛇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基礎,舞蛇開路,驅鬼避禍,展現出英歌舞鮮明的民俗特色。有一種說法,舞蛇與百越圖騰有關。由北向南,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承傳之時又融入當地本土文化。
英歌舞的舞蹈形式豐富,既有傳統舞蹈的舞式,也熔武術、戲劇于一爐。比如英歌舞里的對打套式,是吸收南拳招式而成,彰顯出英歌舞的剛勁雄渾的力量感;英歌舞中也融入體操隊形的編排,隊形變化上的精心設計,增加了英歌舞的審美表現力。
除此以外,現在的潮汕英歌舞也融入了潮汕的民族服飾、道具,色彩鮮艷的服飾、漂亮靈動的槌花與粗獷多變的步伐、剛勁豪邁的動作相得益彰,構成一幅靈動、生動的英歌舞動態圖景,多元化的藝術呈現令英歌舞備受當地人民追捧。
英歌舞已由原來的男性群舞發展出女性英歌、老年英歌和少年英歌,英歌舞隊伍不斷壯大,參與對象不斷延展,說明大眾對傳統文化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民眾的積極參與讓英歌舞走向了大眾視野,走向了更廣闊的文化舞臺,成為人們休閑健身的重要方式。
從英歌舞的形成發展過程來看,民間傳說為英歌舞賦予了精神內涵,多種藝術樣式的融合為英歌舞增添了藝術表現力。英歌舞的發展歷程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既有民族信仰,也包含著民族精神。
潮州英歌舞在嶺南大地上孕育發展至今,形成了豐富多樣的藝術樣態,這種兼容與創新離不開嶺南文化的熏陶。嶺南文化的兼容并包結合潮汕海洋文化,英歌舞表現出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今,英歌舞以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被大眾熟知,已經成為潮汕文化的傳承載體。潮州英歌舞對于提升潮州地域文化品位、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有著積極的意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