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2023-04-25 10:00:04
原標題:設施農業風起
來源:金融時報
原標題:設施農業風起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馮瑤
約2.5萬頭豬“住進”一棟26層的摩天大樓,屋里有全智能“家居”,吃飯采用全自動智能飼喂系統,生病有獸醫,運動配備專門的健身房……從出生到出欄,一頭豬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這棟耗資23億元的豬舍位于湖北鄂州,耗時兩年半建成,年出欄量可達60萬頭,高度數智化的養殖模式成為現代農業最生動的注腳。
在山東壽光,蔬菜也離開土地,搬進了“樓房”。工作人員將蔬菜種到由集裝箱改造的“植物工廠”里,通過配備傳感器,控制多層種植架的補光燈、新風系統和自動補肥、自動灌溉設施,實現自動化無人看守,打破了四季更迭對作物生長的制約。
“二師兄”住樓房、蔬菜種進集裝箱,隨著諸多農業科技的研發落地,設施農業顛覆了傳統露地農業的農作方式,一再刷新人們的認知,表現出突出的發展優勢。
與傳統露地農業相比,設施農業能避免與糧爭地,在嚴守耕地紅線的背景下,發展設施農業可顯著節省占地面積。據四川南充某樓房養豬項目數據顯示,7層樓的豬舍占地15畝,可養殖5000頭豬,年出欄能達到12.5萬頭,而同樣養殖規模換算到平層養殖場則需要80到90畝地。
除了土地占用之外,發展設施農業還可有效節約其他成本。如山東壽光某“蔬菜工廠”,一個40尺的集裝箱可種植5000株葉菜,相當于兩畝地的產量,利用控制系統可實現28天收割一茬,水和營養液循環利用,節水節能。不僅如此,發展設施農業還能進一步釋放低產田潛力,戈壁沙漠、沿海灘涂、礦山廢棄地等曾經的“編外人員”有望成為助力農業生產新的“生力軍”。
低能耗、生態安全、高產優質高效,設施農業的諸多優勢使其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之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不少省市也將其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加以部署。其中,山西出臺《山西省“十四五”設施農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140萬畝,設施產量達到410萬噸,總產值達到300億元,機械化率達到50%以上,科技貢獻率達到80%以上,與設施農業配套的加工、保鮮、冷鏈物流體系全面建成,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將山西設施農業建設成引領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業態、山西農民增收致富的特優產業、山西農業轉型融合發展的示范標桿。
有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設施農業第一大國,2022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4%升至62.4%;北斗終端加快應用于農機,自動駕駛播種行駛百米的直線誤差在2.5厘米,全國安裝北斗終端的拖拉機、收獲機、插秧機等農機已達100多萬臺套,全年向海外出口6000多臺套,實現農機北斗終端出口零的突破。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總體上處于機械農業主導、智慧農業起步的發展階段,設施農業需要進一步提質轉型。
金融業緊跟設施農業發展軌跡,從多方面明確了支持舉措。
2022年7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國家開發銀行辦公室、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辦公室發布《關于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提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要在符合國家法規和信貸政策的前提下,優先安排信貸規模,為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更多長周期、低成本貸款。在該文件中明確的七大重點領域中,現代設施農業占據一席之地。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中國農業銀行辦公室印發《金融助力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提出支持發展設施化規?;B殖,加大對畜禽規模養殖場中長期貸款、固定資產貸款等支持力度;大力拓寬抵質押品范圍,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畜禽活體納入可接受押品范圍。
從各地的實踐來看,多家銀行機構推出了“大棚貸”“農機貸”等信貸產品,有效解決農戶發展設施農業的資金問題;非銀金融機構利用融資租賃等模式,服務大型農機銷售、租賃企業,在支持機械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農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各地利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政府引導基金、風險共擔機制,有效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增強金融機構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據估算,未來5到10年,僅高標準農田、設施農業等投資需求有近15萬億元,但現有金融產品在針對性和多樣性方面還有短板。面對不斷增加的資金需求,如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設施農業由機械化向數智化轉軌,仍需金融機構更進一步探索。
(本版制圖 龔甜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