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日報網
2023-05-15 17:46:05
原標題:“壽光模式”與新時代鄉村振興研討會(2023)在濰坊科技學院召開
來源:濰坊科技學院
原標題:“壽光模式”與新時代鄉村振興研討會(2023)在濰坊科技學院召開
來源:濰坊科技學院
5月12日-14日,“壽光模式”與新時代鄉村振興研討會(2023)在濰坊科技學院召開。研討會由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共壽光市委、壽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濰坊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濰坊科技學院承辦。
原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尹成杰,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原環境保護部黨組成員、原國務院三峽辦副主任胡保林,航天育種聯盟理事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梁小虹,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原司長孔涇源,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石明磊,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科技成果轉化協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副秘書長渠東升,中國農業出版社原副總編、《中國優質農產品》主編、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宋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原副主任、教授、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張孝德,壽光市委副書記王霞,壽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鞠洪剛,濰坊科技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魏華中,以及來自中央部委、部分省市高校及新聞界等100余名代表參加。
魏華中校長對蒞臨會議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向參會嘉賓介紹了學校秉持面向基層、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扎根“三農”沃土,聚力鄉村振興的經驗做法。建校以來,學校扎根農圣故里,在山東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和全面建設推廣“壽光模式”的愿景指引下,已將賦能“三農”的地域基因深植于學校發展的血脈。學校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學術研究的前沿陣地、服務社會的戰略高地,重點打造賈思勰農學院,建設山東省種業發展智庫,建立起從良種研發推廣到智慧農業服務的科研創新平臺。牽頭管理新時代鄉村振興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圍繞“壽光模式”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兩大主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創新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推動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霞副書記介紹了壽光市基本情況。近年來,壽光市委、市政府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戰略部署,主動融入濰坊國家農綜區建設,深入實施“做強兩端、提升中間、數字賦能”全產業鏈提升工程,從一粒種子到一盤好菜的蔬菜產業體系建設典型經驗入選中央迎接二十大“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成為山東首批現代農業強縣,入選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和鄉村振興示范市。目前,壽光市蔬菜播種面積60萬畝,大棚15.7萬個,年產蔬菜450萬噸、交易量900萬噸,自主研發蔬菜品種178個,種苗年繁育能力18億株,以壽光蔬菜為核心的千億級蔬菜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成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蔬菜保供經驗被中央改革辦肯定推廣。希望各位與會領導、專家對“壽光模式”的拓展提升、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路徑措施,深度把脈支招,將會把這次研討會的成果吸收好、應用好、實踐好,努力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為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梁小虹書記在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為全國面上提供山東經驗、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實踐意義。在這個時代,農業要持續發展,就必須結合先進技術與傳統的經驗智慧。隨著航天育種技術和傳統農業的相互促進和交流,通過現代化的農業模式,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產方式,優化生產結構,提高品質產量,減少生產成本和資源耗費。利用傳統農業作為平臺和基礎,為航天育種技術的應用提供土壤和更大范圍的推廣,促進農業生產和農場經營模式的調整和升級。同時,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引進可以為傳統農民提供更為有效的配套技術和全方位的指導,加速農民轉化為現代化農業的主力軍。傳統農業和航天育種深度有機結合,可以促進全球農業和農民共同發展,也必將進一步推動人類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進步。
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專家組組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彭森以視頻方式致辭,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壽光是全國著名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集散地,自1989年一場由冬暖式蔬菜大棚引領的“綠色革命”,從壽光發軔,壽光的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第七代智能物聯網云棚。從先進種子、種苗到現代化全過程蔬菜大棚建造管理、運營體系的全鏈條發力,富民強市、帶動山東、輻射全國的壽光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脈絡和經驗,成為“壽光模式”。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市場的內在驅動,也離不開包括政策界、理論界和學術界的廣泛參與,希望與會各方充分研討交流,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尹成杰、王霞共同為“山東蔬菜種業發展智庫”揭牌
開幕式后,尹成杰、胡保林、孔涇源分別作題為《蔬菜產業是全面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使命、路徑及前景》的主旨報告。濰坊坊科技學院發展規劃處處長、學科辦主任、三級教授馬文軍發布《尋找中國管理學的元典—基于中國歷史文化情境推動中國管理學建構的關鍵跨越》研究成果。
5月13日下午,在研討會主會場,圍繞鄉村振興主題,宋毅作《品牌農業建設永無止境—壽光模式帶給新時期品牌農業建設的思考 》報告,天津城建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紅星作《場景理論視角下農家書屋空間再造》報告,魯東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張磊作《雙碳目標下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供給來源地的調控與優化》報告。
圍繞種業發展主題,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儲成才作《綠色超級稻的培育:從實驗室到田間》報告,濰坊科技學院教授、泰山學者種業計劃專家李興盛作《種業發展史》報告,北京市通州區于家務鄉副鄉長蘇永恒作《打造種業創新高地,謀劃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報告。
圍繞農圣文化主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原副主任、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教授張孝德作《重新認識中國式農耕的時代價值》報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農業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樊志民作《賈思勰與 》報告,山東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農業歷史學會秘書長孫金榮作《山東省域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戰略認知》報告,中國農業展覽館(博物館)農業歷史研究部主任、研究館員、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秘書長、北京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唐志強作《 與把握農時》報告。 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
研討會還設鄉村振興、種業發展、農圣文化三個分論壇,與會的25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相關專題展開探討,凝聚共識。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石明磊主持開幕式和主旨報告會。
濰坊科技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張友祥主持主題報告會和閉幕式。
本次研討會圍繞壽光模式、種業發展、農圣文化三個專題,共話“壽光模式”創新提升和新時代鄉村振興,全面分析了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的內在規律和客觀要求,深入探討了新時代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與會專家通過總結、推廣、提升“壽光模式”,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和借鑒。
【責任編輯:邵冰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